北京盛大阅兵后,国民党有些人出来发言了。国民党前副主席、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则称,大陆过去举办九三阅兵,多次邀请父亲郝柏村出席,但郝柏村始终坚决拒绝,还劝军中同胞勿参与。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在我看来,北京举行的盛大阅兵,让国民党内部一些人坐不住了,特别是国民党前副主席郝龙斌,他跳出来的这番表态立即在两岸引起轩然大波。 说到底,这事儿折射出国民党的三个难解之痛,首先是对抗战史的认知之痛,郝龙斌坚称抗战功绩属于国民党和“中华民国”,认为大陆把国共并列为抗战中流砥柱“不公道”。 而这种固守“独家功劳”的心态,让国民党在历史问题上始终无法与大陆达成共识。 其次是政治选择的两难之痛,国民党现在腹背受敌:参加大陆阅兵,绿营就扣上“亲中卖台”的帽子;不参加吧,又显得不够大气,丢了维系两岸关系的立场。 这种进退维谷的处境,让国民党选择了最消极的应对方式。 而对他们来说,还有个要命的,就是党内分裂的撕裂之痛,连战、洪秀柱这些人敢于突破藩篱,以个人身份参加大陆纪念活动。 可郝柏村这派却视大陆活动为“洪水猛兽”,甚至威胁参与者要被取消退休金,这种分裂已经不仅是路线之争,更暴露出国民党在两岸定位上的深层矛盾。 其实国民党的纠结源于一个最大的心结,对“正统地位”的焦虑,大陆的强大发展让他们感到不安,担心参与大陆活动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非正统”身份。 这种心态加上选票压力,让国民党在处理两岸事务时总是畏首畏尾。 但值得说的是,这种纠结心态最终导致国民党在台湾政坛越来越尴尬。 一边是民进党趁机扣帽子,说他们“媚中”;另一边是支持统一的党员指责领导层立场不坚定,两面不是人的局面,让国民党在台湾政治版图上逐渐失去重心。 更讽刺的是,当大陆在举办阅兵纪念抗战胜利这样的全民族大事时,国民党不仅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历史担当,反而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斗。 有人说这是国民党在台湾“不得不为”的政治选择,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其实是国民党失去自信的表现。 现实很残酷,国民党如今既当不了“反共急先锋”,又做不成“两岸和平使者”,郝柏村们的强硬态度看似是在捍卫“立场”,实则暴露出他们对现实的焦虑和无力感。 毕竟,在台湾年轻一代眼中,这种对抗思维早已过时。 有意思的是,当郝龙斌他们还在纠结要不要参加阅兵时,两岸民间的交流却在悄然升温。 台湾的年轻人来大陆求学创业,商家跨海寻找商机,这些实实在在的交流才是两岸关系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国民党,与其纠结于一场阅兵的参与与否,不如想想怎么突破自己的历史认知困境,重建两岸互信,找到政党新定位。 毕竟,在两岸关系的大潮中,任何政党都不可能靠着怀旧和对抗永远生存下去。 这场风波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国民党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要么突破心结、与时俱进,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时代浪潮冲刷至边缘,搞搞清楚吧,祖国统一,顺应大势才是正道。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北京盛大阅兵后,国民党有些人出来发言了。国民党前副主席、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则称,大
素衣舞雪翩
2025-09-05 15:09:50
0
阅读: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