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瑟斯彭:盈利与可持续性规则(PSR)争议背后的足球生态💸又一个英超夏窗在铺张

友鸿评体育啊 2025-09-05 19:30:03

韦瑟斯彭:盈利与可持续性规则(PSR)争议背后的足球生态💸

又一个英超夏窗在铺张的烧钱潮中落下帷幕,如今尘埃渐定,我们终于有时间冷静下来——少带些情绪去审视这一切,别忘了我们关注足球,终究是为了看天赋异禀的球员在场上竞技,而非一味猜测他们短暂且漂泊的职业生涯下一步将走向何方。

当然,也有更多人借此机会吐槽PSR。过去三个月,对PSR的抱怨从未停歇。尽管英超夏窗总投入突破30亿英镑大关(超过欧洲其他四大主流联赛投入之和),但PSR及其所谓的“影响力”始终如影随形,像一位手持计算器而非镰刀的“死神”,默默笼罩着整个转会市场。

为何PSR会在足球讨论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多数情况下,这并非源于规则本身的收紧。英超本土的PSR亏损上限自2013年2月推出以来从未调整;但欧足联旗下三项赛事的规则有所不同,因此有9家英格兰俱乐部在制定转会策略时,还需考虑欧足联的相关规定。

更宏观来看,PSR“走红”的核心推手是俱乐部的运营行为。尽管自PSR实施以来,英超俱乐部的总收入几乎翻了一番,但成本增幅却更高:球员工资上涨115%;扣除折旧后的非员工成本上涨143%;球员摊销费用(即俱乐部转会费的年度分摊成本)从十年前的5.49亿英镑,增至2023-24赛季的17亿英镑,涨幅高达217%。

上述三类成本分别占俱乐部收入的64%、24%和27%。将三者相加,俱乐部亏损的原因便一目了然:64%+24%+27%的总和已超过收入的100%,且这还未计入同样影响PSR核算的利息成本。2013-14赛季,仅有8家英超俱乐部出现运营亏损;而到2023-24赛季,20支球队中有18家陷入运营亏损。

正因如此,各俱乐部纷纷转向切尔西长期践行、近年更是“加码”的“球员交易模式”。切尔西今夏通过出售球员斩获2.94亿英镑,这一金额此前仅有摩纳哥在2018年夏窗(将基利安·姆巴佩出售给巴黎圣日耳曼)超过过。

正如英超俱乐部刷新了花钱纪录,卖人俱乐部的收入也创新高:今夏英超球队通过球员出售进账18亿英镑,比一年前创下的此前纪录多出4亿多英镑。这已是英超夏窗球员转出收入连续第三个赛季突破10亿英镑。

这一现象显然与PSR息息相关。存在运营亏损的俱乐部,需要通过出售球员来改善财务状况。切尔西多年来一直如此,曼城亦是如此。出售队内球员能为俱乐部财务带来立竿见影的提振;当然,若此类交易的目的是为新一轮引援筹资,那么“卖人补血”的操作就需反复进行。

伯恩茅斯成为全球第九家单窗球员销售收入突破2亿英镑的俱乐部——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被财力更雄厚的球队“挖角”,但此举也平衡了自2022年12月被收购以来球队的高额支出。而狼队在6月本可能面临PSR方面的担忧,直到曼联以6250万英镑签下马特乌斯·库尼亚,这一顾虑才得以缓解。

⚠️英超“六巨头”(曼城、曼联、利物浦、阿森纳、切尔西、热刺)在今夏支出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尽管这早已不是新鲜事。阿森纳、切尔西、利物浦、热刺及两家曼彻斯特俱乐部的总投入占英超夏窗总支出的49.3%,而过去10个夏窗这一比例的平均值为47.9%。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这六支球队贡献了英超今夏13亿英镑净支出(总支出减去卖人收入)的67.1%,远高于近期48.4%的平均值,这也印证了今夏转会窗的一大特点:最富有的俱乐部在“掠夺”联赛其他球队的人才。

“六巨头”今夏15亿英镑的总投入中,有39%用于引进其他14支英超球队的球员。自曼城凭借阿布扎比资本加入“六巨头”阵营以来,这一比例仅在2009年(曼城阿布扎比时代初期)高于今夏。

今夏转会市场的变化,有多少是规则驱动,又有多少是足球“弱肉强食”自然秩序的体现?这一点见仁见智。无论好坏,财力雄厚的俱乐部长期以来都有能力从弱势球队手中夺走球星;不过,关于PSR在多大程度上“固化”了这种现状,倒是值得展开一场有意义的讨论。

以今夏最受关注的转会——亚历山大·伊萨克从纽卡斯尔转会利物浦为例,有一个合理的观点是:这笔交易与PSR关系不大,至少在“应当存在一定约束”这一共识下是如此。若完全没有规则限制,依托沙特资方的巨额财富,伊萨克或许仍会留在纽卡斯尔,身边围绕着更多世界顶级高薪球员,球队也早已具备冲击冠军的实力。但这已是一个更宏大的话题了。

回到现实规则框架下,纽卡斯尔其实完全有能力满足伊萨克在薪资方面的诉求。伊萨克此前周薪已超过15万英镑,即便将周薪翻倍,也仅会为圣詹姆斯公园的薪资账单每年增加900万英镑。而如果与他签订一份新的五年合同,摊销成本每年可减少约300万英镑。如此一来,每年在这位瑞典前锋身上多投入的600万英镑,完全可以用将肖恩·朗斯塔夫出售给利兹联获得的1200万英镑覆盖两个赛季。

就纽卡斯尔而言,今夏他们对PSR的抱怨远少于以往。一年前,他们还在会计截止日期前匆忙卖人;而今年夏窗开启时,他们的财务压力已小了很多。出售伊萨克的交易(据《The Athletic》估算,为俱乐部带来约8000万英镑的会计利润)更是进一步改善了他们的财务状况。失去核心球员或许会让他们感到不满,但此类出售能为俱乐部未来数年的发展奠定基础。

或许今夏对PSR抱怨最频繁的是维拉。主帅乌奈·埃梅里在赛季首战的赛事手册评论中表示,这些规则“已成为那些管理出色、却永远不被允许拥有梦想的俱乐部的枷锁”。从总投入来看,维拉是今夏英超支出最少的球队。

埃梅里比多数人更善于表达,讨论现有体系的公平性也确有价值,但即便他的这番言论,也建立在对“良好管理”的一种过于宽松的解读之上。维拉的老板雄心勃勃,但倘若他们明天突然撤资(可能性极低,但这类规则的出台正是为了应对此类风险),俱乐部将陷入严重困境。尽管维拉近期通过卖人获得了不少收入,但在此之前,他们五年的净投入已超过4亿英镑。

仅过去三个赛季,维拉就获得了老板3.657亿英镑的资金注入,其中大部分用于填补巨额日常亏损(2023-24赛季运营亏损达1.453亿英镑)。一家需要如此大规模注资却仍能符合规则的俱乐部,恰恰说明这些规则需要收紧,而非放宽。

从2018年被收购至2023-24赛季结束,维拉在工资和球员摊销上的支出占收入的132%。同期所有英超球队中,仅有诺丁汉森林(138%)、埃弗顿和莱斯特城(均为133%)的这一比例更高。而这三支球队要么已因违反本土PSR受到处罚,要么仍在接受调查。

维拉今夏也对PSR问题保持警惕,但他们真正的担忧其实在欧战层面。由于已与欧足联达成和解协议,他们在满足欧足联球队成本规则(SCR,该规则直接限制薪资和转会支出)方面面临艰巨挑战,这也导致他们今夏支出相对有限。

由于欧足联的这项规则以自然年12月底为评估节点,今夏成为各俱乐部调整财务状况的最后机会。据悉,阿森纳在制定转会策略时也考虑了SCR规则,他们本希望出售更多球员,最终却未能如愿。从高额净支出来看,阿森纳的引援投入已接近规则上限。

然而,即便如今英超近半数俱乐部都需遵守专门针对球员支出的规则,各队的烧钱力度仍有增无减。部分原因在于,本赛季英超新一轮高额电视转播合同正式生效,但报道中的转会费数字依然令人瞠目结舌。

更何况,这些报道的数字还被低估了。

《The Athletic》对2021-22至2023-24三个英超赛季的研究发现,俱乐部财报中显示的转会费总支出,比全球球员转会追踪网站Transfermarkt上的记录平均高出24%。这一差距主要源于经纪人佣金,以及英超对所有引进球员交易征收的4%转会税。若将这一增幅应用于今夏报道的转会支出,实际总投入将达到39亿英镑。从宏观层面来看,很难说各俱乐部已“收敛”了烧钱行为。

将今夏转会市场的一切现象都归咎于PSR,显然是不明智的。影响转会活动的因素错综复杂,但PSR无疑是其中之一。尽管许多抱怨看似源于自身利益,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规则确实需要调整。

在欧足联层面,变革已然到来——不仅收紧了亏损上限,还推出了一项直接针对球队支出的新规定。预计英超最终也将采纳后者。但像欧足联规则那样,将球员交易三年利润折算到12个月内分摊,会降低成功球员交易的即时效益——而这种交易模式,正是财力较弱的俱乐部日益依赖的“向上攀登”的策略。此外,今夏转会窗也凸显了如SCR规则那般“将支出限制与收入挂钩”的风险:这自然会让收入最高的球队得以持续大手笔投入。

这种现象早已存在,但随着收入差距扩大,顶级球队的优势只会进一步扩大。2013-14赛季(英超本土PSR推出时),“六巨头”与其他14支英超球队的平均收入差距为2.05亿英镑;十年后的2023-24赛季,这一差距已扩大至4.05亿英镑。👀

今夏的转会活动进一步印证了一个观点:现有体系让本就富有的俱乐部更加强大。这一趋势贯穿整个联赛层级。纽卡斯尔虽不属于“六巨头”,但正努力跻身其中,且基本摆脱了PSR困扰。今夏英格兰非“六巨头”球队的四笔最大交易均由他们完成,分别从斯图加特、诺丁汉森林、布伦特福德和维拉签下球员。这四笔交易还跻身全球非“六巨头”球队今夏十大转会之列;相比之下,皇家马德里今夏仅有三笔交易进入该榜单。

从诸多方面来看,足球长期以来便是如此:富人凭借财力“碾压”对手,弱势一方则需更具创造力才能立足。

取消规则以让少数俱乐部跻身“富人阶层”,并不会提升联赛的竞争性平衡;但进一步收紧规则,并将成本控制与收入脱钩,或许能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随着一个个烧钱规模惊人的夏窗过去,扭转这种失衡局面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渺茫。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友鸿评体育啊

友鸿评体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