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刚把上千吨稀土装船运往德国,结果德国方面突然“变卦”,以安全为由暂停项目合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9-05 20:24:46

中国刚刚把上千吨稀土装船运往德国,结果德国方面突然“变卦”,以安全为由暂停项目合作。这批价值8亿欧元的稀土,本来能撑起德国车企和风电巨头的新能源生产线,如今却因“安全顾虑”被束之高阁。 最近汉堡港有点热闹,一批价值8亿欧元的中国稀土刚到港,本以为能解德国车企的燃眉之急,没想到转头就被贴上了"暂停合作"的标签。 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货物,每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都得用2公斤稀土永磁体,而德国车企每年要消耗的稀土量早就突破了万吨级别。 更要命的是,他们83%的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连剩下那点也得经过中国工厂二次加工才能用,现在却主动把自己的命根子砍断了,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风电项目那边更惨,能源开发商Luxcara放着中国明阳智能的风机不用,非要转投西门子歌美飒的怀抱,理由是担心"远程操控"和"数据泄露"。可明阳智能早就把控制系统设在了德国本土,欧盟中国商会也出来作证说核心数据根本不会流出欧盟,这安全顾虑说白了就是防范中国的借口!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运行数据摆在那儿:中国风机故障率低2%,发电量高3%,单台还便宜18万欧元。按一个风场20台风机算,光初期投入就得多花360万欧元,再加上每年少发的3%电量,二十年运营期下来损失的钱够再建大半个风场了。 这还没算德国车企那边,他们库存的稀土只够维持一个半月,新能源汽车电机里30%都是稀土永磁体,80%的磁体直接来自中国,真要是断了供,生产线怕是得停工待产。 细究起来,这背后可能藏着本"政策账"。欧盟今年刚出台的《净零工业法案》细则里写得明明白白,新能源项目招标要搞"非价格标准",说白了就是不能只看谁便宜,还得看供应链是不是"够韧性"——这个词翻译过来,差不多就是尽量别用中国货。 规则里甚至,规定陆上风电最多只能用三个中国组件,75%的产品得是"非中国产",这就难怪Luxcara要临阵换将了。 德国其实也想过靠盟友,就比如澳大利亚,这几年倒是在使劲扩产稀土,政府又是注资又是给政策,可就算一切顺利,他们的产能要形成规模至少也得等三年。 更讽刺的是,欧盟自己的报告都承认,在七种净零技术产品上对中国依存度很高,电网技术里的变电站设备依赖度更是超过50%,这种时候搞"去中国化",就像试图把比萨饼上的番茄酱去掉还想要同样的味道一样离谱! 现在那批稀土还在港口等着,风电项目的合同换成了本土企业,看起来德国暂时保住了所谓的"安全",只是不知道这份安全的价格标签,最终会由谁来买单。 或许过几年再回头看,会发现2025年这场暂停合作的风波,就像当年纠结要不要用华为5G一样,最后还是得回到性价比的原点上来。毕竟能源转型不是请客吃饭,光靠情怀填不满成本窟窿,更转不动风机叶片。

0 阅读:1191

猜你喜欢

不吃饭的玲玲

不吃饭的玲玲

玻璃心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