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台湾一名女地下党在宿舍被捕,临走前祈求道:“我一个女人家,总得让我换身衣服吧,”敌人略加思索后点头,随后,她从阳台取下一件旗袍。殊不知那是她的情报信号。 一件普通的旗袍,如何在生死关头拯救了无数同志?1950年台湾白色恐怖笼罩之下,女地下党萧明华被捕时看似无意的举动,背后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秘密? 这个女人叫萧明华,1922年生于浙江嘉兴。她原本只是北平师范学院的普通学生,1947年经朱芳春介绍加入地下党组织。当时没人能想到,这个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女老师,会成为潜伏台湾最成功的情报员之一。 1948年,机会来了。台静农教授亲笔写信邀请她到台湾任教,这为她的潜伏工作提供了完美掩护。萧明华接受了邀请,表面上是去台湾推广国语,实际上是要建立情报网络。她选择了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而不是台湾大学,就是为了更好地隐蔽身份。 不久,她的上级朱芳春化名”于非”也来到台湾,在《国语日报》担任副总编辑,两人以夫妻身份作掩护。他们开办”实用心理学讲座”,以参加讲座的骨干学员为基础,成立了”台湾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表面上是学术活动,实际上在发展组织。 这对假夫妻配合得很默契。萧明华白天在师范学院教书,晚上到报社兼职,深夜时分才进行真正的情报工作。她负责联络、保管和密写,工作极其繁重。同志们劝她注意身体,她总是笑着说:“既然把生命都豁出去了,这点苦算什么?” 1949年形势发生变化。组织指示他们停止读书会活动,专门搞情报收集。从1949年12月到1950年1月,短短两个月时间,他们连续六次送出重要情报。这些情报包括《海南岛防卫方案》《台湾兵要地志图》等绝密资料,为解放军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关键支持。 但是危险也在逼近。1950年1月底,台湾地下党最高负责人蔡孝乾被捕叛变,供出了大量组织名单。白色恐怖开始席卷全岛。 2月4日,萧明华三哥生日当天,两个陌生人突然来访,说要找于非教授恢复讲座。萧明华应对得很机智,告诉他们于非不在家,但她知道身份已经暴露了。 两天后的深夜,国民党保安司令部的特务果然来了。面对抓捕,萧明华没有慌张,而是平静地说:“我一个女人家,总得让我换身衣服吧。”特务觉得这个要求很合理,就同意了。 萧明华慢慢走向阳台,那里有根竹竿,上面搭着一件旧旗袍。她取下旗袍,动作自然得就像平常晾衣服一样。但这件旗袍其实是她与于非约定的信号:“竹竿无物,危险勿入”。 这个信号救了很多人。于非接到警告后立即转移重要文件,自己也成功逃脱,后来带着珍贵情报安全回到大陆。而萧明华,则开始了漫长的牢狱生涯。 在保安司令部的地牢里,萧明华遭受了278天的严刑拷打。电椅、老虎凳、各种酷刑轮番上阵,但她始终没有开口。手指被打得变形,连自己梳头都困难,但她依然咬牙坚持。 1950年11月8日,萧明华被押赴马场町刑场。行刑前,她请狱友帮她梳头,穿上最干净的衣服。枪响的那一刻,她才28岁。 很多年后,人们才知道那件旗袍的秘密。这个看似普通的女老师,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无数同志,她传递的情报为解放海南岛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她的遗骨才被三哥带回大陆,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背面只刻着”归来兮”三个字。 那件旗袍早已不在,但它所代表的智慧与勇敢,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有时候,最平凡的举动背后,往往隐藏着最不平凡的力量。 一件旗袍,一个信号,拯救了多少生命?萧明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每一个看似普通的细节都可能关乎生死。你觉得还有哪些被历史遗忘的英雄故事值得被重新发现?
1975年,蒋刚咽气,比蒋经国只大12岁的宋美龄就想独揽大权,没想到,一向憨厚的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