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一女子的老房子拆迁后,分到了一套115平的房子,可女子收房时,就发现房子严重缩水,套内面积只有65平米,有50平竟是公摊。女子感觉被坑了,于是向当地建设交通局进行了投诉。 据生活帮9月4日报道,王女士所住的村子因发展需要被拆迁了,但大家都协商好了拆迁补偿,所以拆迁事宜进展得十分顺利。 按照拆迁协议的约定,王女士可以得到一套115平米的大房子,但需要补一些房款。 在回迁房建设完毕,大家开始分房时,王女士特地先去看了下房子,结果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当王女士推开门时,映入眼帘的是肉眼可见的狭窄空间,每个卧室都小的可怜,厨房如果装修完,估计只能容下一个人进出。 王女士自行测量了一下,发现套内面积居然只有65平米,其中卧室大概在12.32平米,书房在6.86平米,客厅、餐厅、玄关有27.48平米左右,厨房在4.69平米左右,卫生间差不多7平米,阳台是2.6平米等。 王女士一开始以为是分错了,但开发商却告知没有分错,这下王女士不干了。如果115平米的房子实用面积是90平,那也许还能接受,但65平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之后,王女士向当地建设交通局进行了投诉。建设交通局介入调查后,发现套内面积的大小不一,是根据房型来看的。 王女士所在拆迁小区的房子大部分是小户型的,这导致王女士这种115平的大户型的房子的公摊面积相对更大了。 什么是公摊面积? 按照规定,公用建筑面积由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等,以及套内空间与公用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等组成,这些公摊面积将分摊到每位业主身上。 一般来说,非电梯房的公摊面积相对较小,电梯房的公摊面积相对较大。 王女士的回迁房属于电梯房,那公摊面积大一点也理所当然。而且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公摊面积的上限,公摊面积一般都是与开发商协商确定。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让公摊面积达到43%这种程度,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后经建设交通局的测算,王女士的拆迁房的面积误差比超出了绝对值。 面积误差比= (产权登记面积 — 合同约定面积)/合同约定面积×100% 按照《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20条规定,按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计价的,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载明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发生误差的处理方式。合同未作约定的,按以下原则处理: (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的,据实结算房价款 (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 由此可见,一旦面积误差比超出了3%的,王女士有权要求退房,而开发商不仅要退还部分房款,还要支付相应的利息。 但如果张女士不选择退房,那么超出面积误差比的部分,由开发商来承担。 换言之,对于王女士多支付的款项,开发商应当予以退还。 目前,当地建设交通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个面积比例明显就不合理,后续会安排面积核算,并且按照相应的比例将房款退还给王女士。
湖北武汉,一房东打算把房子卖了,见租客有意购买,给租客报价165万元,而后见租客
【104评论】【1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