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了! 2025年9月5日清早,特朗普一句“要给没在美国建厂的芯片企业加税”把全球半导体圈吵醒,他连数字都没给,只甩出两条路,要么把工厂搬来美国,要么加关税。 特朗普这招,其实是“胡萝卜加大棒”的老套路,用关税当“大棒”逼企业就范,再用“豁免”当“胡萝卜”引诱投资,这招他早玩过,8月6日,他就扬言对进口芯片征100%关税,但给台积电、三星这些已经宣布在美建厂的企业留了后门,现在政策升级,连“正在建厂”的都能豁免,甚至“打算建厂”的也能坐下来谈。 苹果成了这场游戏的“模范生”,特朗普宣布政策当天,库克被点名表扬“干得漂亮”,因为苹果承诺未来四年要在美国砸6000亿美元,搞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还拉上康宁、应用材料等美国企业组了个“本土供应链联盟”。 库克心里门儿清,要是不配合,iPhone的芯片代工成本可能从45美元涨到90美元,整机关税或达296美元,售价直接突破1500美元——消费者可不傻,到时候谁还买? 台积电原计划在亚利桑那州投1650亿美元建3座晶圆厂,结果被特朗普“夸大”成3000亿美元,虽然哭笑不得,但不得不加速2026年量产3纳米芯片的进度。 英伟达CEO黄仁勋连夜飞往白宫,拍着胸脯承诺未来四年砸5000亿美元在美建厂,就连之前犹豫不决的英特尔,也赶紧修改投资计划,生怕被关税“踢出局”。 但中小企业就没这么幸运了,政策要求产品“美国成分”得占20%以上,可多数企业连设计团队都在亚洲,哪来的美国专利?100%关税对它们来说,无异于“市场驱逐令”。 美联社都看不下去了,警告说,“高关税可能逼企业把工厂迁到越南或墨西哥,而非美国,供应链转移反而让政策效果打折扣,” 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梦,正把美国经济拖进通胀的泥潭,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算了一笔账,要是关税持续下去,2025年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得增加2400美元,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价格短期可能涨18.2%。 更讽刺的是,苹果等巨头的投资承诺里,不少是“大选前就计划好的”,特朗普不过是摘了拜登的桃子——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已经用527亿美元补贴铺好了路。 法律层面也不省心,8月,美国上诉法院刚裁定特朗普部分关税政策违法,现在新政又遭挑战,白宫已经要求最高法院介入,这场“关税-法律”拉锯战,让企业投资更犹豫,建厂周期长达3-5年,可政策随时可能被推翻,谁敢轻易下注? 特朗普的芯片关税,本质上是一场“政治经济学实验”,想用国家力量强行扭转市场规律,把半导体产业锁回美国,但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是数十年成本、技术、人才优化的结果,岂是一纸关税能逆转的? 更危险的是,这种“以关税换选票”的短视逻辑,正在撕裂国际经贸秩序,当美国把关税当武器,其他国家必然反击——巴西已经就美方加税向WTO申诉,印度批驳美国“双标”,欧盟更可能对美科技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最终,消费者无奈为高价埋单,企业被迫为不确定性付出代价。而美国所鼓吹的“制造业回流”,或许不过是账面上自欺欺人的数字游戏罢了。 封闭的产业链已被历史证明行不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短期内能获得支持,但无法改变闭门造车的本质。
相差3票!最新表决结果出炉,特朗普通告全球:美国将被彻底摧毁。特朗普没有想到
【11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