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马斯克再次发出震撼言论:“日本若继续这样下去,迟早会从世界上消失!”更细思极恐的是,今年他还说过:“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或许会有300亿到500亿台人形机器人,数量是人类的3到5倍!” 2023年的时候,马斯克又说大实话了,他说 “日本要是还这么下去,早晚得从世界上没影”。 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但你看看日本那几年的人口数据,就知道马斯克不是瞎扯。 日本的新生儿一年比一年少,去世的人却一年比一年多,老人占比越来越大,年轻人越来越少,这情况已经严重到快兜不住了。 不光说日本,马斯克还提了个更让人觉得“不敢想”的事儿,他说往后人工智能发展起来,世界上可能会有300亿到500亿台人形机器人,这数量是咱们人类的3到5倍。 先说说马斯克为啥盯着日本说这话,日本的人口问题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就是老大难。 就说2022年吧,日本一年出生的孩子就没到80万,可去世的人比出生的多了两倍还多。 这种情况带来的麻烦可太多了,先就是没人干活了,很多企业招不到工人,工厂开不了工,商店缺店员,连养老院都缺护工。 再看学校,因为孩子少,很多小学、中学都得关门,2023年日本差不多关了450所学校,这数字每年都在涨,老师也面临失业的风险。 更头疼的是社保,老人多了,要发的养老金、要报销的医药费就多,可年轻人少,交社保的人也少,再这么下去,日本的养老金池早晚得空,到时候老人可能连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 马斯克一直觉得,人口要是持续减少,人类就没啥创新的动力了,经济也会跟着垮,劳动力缺口会越来越大。 日本现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他才一次次喊着提醒,怕日本真的陷进去出不来,那问题来了,日本政府到底该咋做,才能把局面扭过来呢? 其实日本政府也不是没做过努力,比如给有孩子的家庭发点保育津贴,让家长能休育儿假。但这些措施力度太小了,根本没解决根本问题。 想让老百姓愿意生孩子、敢生孩子,得拿出真金白银的支持,你看人家法国,为了鼓励生育,从怀孕开始就给补贴,产检免费,孩子出生后每个月都有育儿金,上幼儿园便宜,甚至上大学都有补助,还能给家庭减税。 日本完全可以学人家这一套,比如把育儿津贴再提高点,生二胎、三胎的家庭给更多补贴,甚至给解决住房问题,比如低价卖房子或者给住房补贴。 还有育儿假,不能光让休,还得保证休假期问工资不少拿,不然家长们怕丢工作、怕收入少,根本不敢休。 那么,人工智能真的会像马斯克说的那样,数量是人类的3到5倍吗?从技术上来说,现在 AI 发展得确实快,电脑的算力越来越强,能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算法也越来越聪明,这些都为机器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张亚勤说过,机器人要想比人类多,得经过三个阶段,先会处理信息,再能动手干活,最后还得有类似人类的思维。 现在咱们才刚到第一阶段往第二阶段过渡,虽然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没解决,但假以时日,还真有可能实现。 而且现在很多地方都需要机器人,比如工厂用机器人干活,又快又好还不用休息,家里用机器人打扫卫生、照顾老人,能帮大忙。 但也不是说一定能达到马斯克说的那个数量,这里面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先就是钱的问题,现在机器人还挺贵的,一台工业机器人得几十万,家用机器人也不便宜,要是以后价格降不下来,普通老百姓买不起,企业也用不起,那机器人数量肯定上不去。 其次就是大家接不接受,有些人觉得机器人挺好,能帮忙干活,但也有些人觉得机器人冷冰冰的,不愿意让机器人进家里,尤其是照顾老人、孩子这种事儿,还是想让真人来做。 所以,机器人到底能不能比人类多,还得看技术、看钱、看大家的态度,这些都得慢慢观察,不能一下子下结论。 说到底,科技这东西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帮咱们解决大问题,比如缓解人口少、劳动力不足的麻烦。 用不好,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比如失业、风险失控,关键是咱们得主动去掌控它,而不是被它牵着走。 【评论区聊聊】:你觉得日本要是真按这些办法改,能摆脱现在的困境吗? 信息来源:中国网教育:马斯克:未来会有500亿台人形机器人,还可能“嫁”给人类!一本AI学习指南教你掌握最新科技知识
看到马斯克公司的起诉书,很多人沉默了。那位斯坦福博士李学辰,在xAI干了一
【9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