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8岁高中生陈天晗发明了充电神器“万能充”,上市后三天便售出几十万单,陈天晗不仅实现一夜暴富,更是被直接保送到了清华大学!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二十年前,人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困境,手机电量告急,却找不到合适的充电器,那时候的手机市场百花齐放,各个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接口和电池设计,导致充电设备完全不通用。 一次出门,如果忘带对应的充电器,就只能干着急,今天被我们称作“低电量焦虑”的体验,在2000年代初更是普遍而无解。 契机来自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春节聚会时,有亲戚的手机电量耗尽,家里却没有匹配的充电器,为了帮忙,陈天晗翻遍了抽屉,也跑去邻居家借,结果依旧无果。 此后他自己也经历了类似的尴尬时刻,出门在外,借遍同学的充电器,却没有一根能用,一次次的不便让他心中生出强烈的念头,既然市场上没有能兼容所有手机的设备,为什么不能自己造一个呢? 陈天晗从小喜欢拆装电器,家里的电风扇、手电筒、收音机都曾被他当作研究对象,父母本以为这只是孩子的好奇心,没想到却培养了他非同一般的动手能力,正因如此,当这个大胆的设想出现时,他没有止步于幻想,而是立刻着手动手实验。 他跑遍了街头的手机店,搜集尽可能多的旧电池,仔细观察触点的位置,并一一绘制下来,据说他竟然画出了两百多种电池触点的图样,以便寻找其中的规律。 与此同时,他还将市面上能买到的充电器统统买回来拆解,逐一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经过反复比对,他发现不同品牌电池的差别主要集中在正负极触点的距离上。 如果能够设计一个可调节的装置,让触点随着电池的不同而移动,那么就可以实现对多种型号的适配,这个看似简单的构想,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去验证。 最初的样品很粗糙,经常出现接触不稳定的情况,电池稍微移动就会中断充电,面对这个难题,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调整方案。 有时他一连几天都待在小厂房里,几乎不眠不休地琢磨设计,通过数百次实验,他最终采用了类似夹板的设计,使触点能够牢固地贴合在电池上,经过改进后的版本,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大大提高了充电的稳定性。 产品的雏形确定后,陈天晗在家人的帮助下申请了专利,随后这款名为“万能充”的小发明正式投入市场,由于成本低廉,售价仅是原装充电器的三分之一,加上适配性极强,很快引起消费者的抢购狂潮。 短短三天时间,几十万台产品被一抢而空,成为当时手机用户人手必备的神器,陈天晗也因此一夜之间声名鹊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暴富。 这项发明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也为陈天晗赢得了极高的荣誉,他凭借“万能充”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斩获一等奖,这一成绩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 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在考察后,当场决定破格录取这位少年天才,十八岁的他,不仅收获了财富和名气,更直接跨入了国内最顶尖的学府,实现了学业与事业的双重飞跃。 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机行业逐渐走向统一,2007年以后,以苹果为代表的厂商推出了不可拆卸电池的设计,后来安卓阵营也纷纷跟进。 新的标准让不同品牌的接口逐渐趋同,万能充的用武之地慢慢消失,虽然它最终退出了市场,但在那几年的辉煌岁月里,几乎每一位手机用户都曾依赖过它。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北国网——“万能充”再出江湖 不只因“挽救青春”
2003年,18岁高中生陈天晗发明了充电神器“万能充”,上市后三天便售出几十万单
历史趣闻星
2025-09-06 14:19:24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