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追拦肇事逃逸者,反被索赔40万!” 上海街头,一名男子骑车搭载妻子回家时,突遭后方车辆撞击,妻子当场摔倒在地。可肇事方不仅没停车道歉、查看伤情,反而加速逃逸。男子又急又怒,立刻骑车追上前阻拦,谁知过程中,肇事方骑车突然失衡摔倒,腿部被自己的电动车砸伤。 本以为是肇事方自食其果,没成想民警到场后,受伤的肇事方竟反咬一口,称骨折是被该男子殴打所致。直到鉴定机构出具“伤情系电动车砸伤”的结论,警方才依法不予立案。但肇事方仍不罢休,直接将男子告上法院,索要40万赔偿,理由更是离谱:“要是他不拦我,我根本不会受伤。” 据大参考9月5日报道,袁先生骑着电动自行车,载着刚下班的妻子往家赶,两人一路聊着天,满心都是归家的轻松。 可谁也没料到,一场意外正悄然临近——付某在喝了一瓶啤酒后骑车上路,或许是酒精影响了判断力,又或许是骑车技术本就生疏,他与袁先生的车擦肩而过时,竟直接撞了上去。 袁先生的妻子毫无防备,瞬间从车上摔落,落地时的疼痛让她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 袁先生急忙停车转身,一边扶妻子一边看向付某,心里满是期待——按照常理,撞了人至少该下来道歉、查看伤情。 可现实却让他失望:付某只是回头匆匆扫了一眼,便毫不犹豫地加速,显然想就此脱身。 “撞了人就想走?太不负责任了!”袁先生又气又急,他快速安顿好妻子,叮嘱她在原地不要乱动,自己则立刻骑车追向付某,只想拦住对方讨个说法。 被突然拦下的付某,瞬间没了之前逃逸的慌张,只剩下被打断行程的怒火。 他觉得不过是轻微碰撞,袁先生的阻拦纯属“小题大做”,于是对着袁先生大声争执,情绪越来越激动。 他双手紧握车把,因愤怒而用力的动作让车身不停晃动,没一会儿便彻底失去平衡,连人带车重重摔在地上。 电动车倒地时,正好压住了他的腿,剧烈的疼痛让他龇牙咧嘴,半天都站不起来。 袁先生原本满肚子火气,见付某受伤,也顾不上追究责任,第一时间掏出手机报警。在他看来,无论之前有多少争执,眼下伤者的情况更重要。 民警赶到现场时,付某依旧躺在地上。看到民警,他像是抓住了“突破口”,急忙辩解自己的伤情是袁先生殴打所致,声称是袁先生把他推倒才摔骨折的,试图将责任完全推给对方。 随后,双方被带回派出所,为查清真相,民警委托鉴定机构对付某的伤情进行专业判定。 最终,鉴定结果清晰显示:付某的损伤是电动车倒地后砸压造成,并无外力殴打痕迹。这一结论直接推翻了付某的说法,民警因此未予立案。 可付某始终不认可这个结果,他越想越觉得“委屈”,认为自己受伤与袁先生的阻拦脱不了干系,于是一纸诉状将袁先生告上法院,提出了40万元的赔偿要求,理由是“若不是袁先生拦着,自己根本不会摔倒受伤”。 法院经过审理后明确认定:付某肇事逃逸在先,其行为本身已违反常理;袁先生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追上去讨要说法,属于合理且正当的举动。 此外,根据调查,双方仅存在言语争执,并未发生肢体冲突,付某受伤的直接原因,是他自己心虚激动下未能控制好电动车,与袁先生无关。最终,法院依法驳回了付某的所有诉讼请求。 不过,考虑到付某确实受伤,袁先生出于人道主义考量,主动支付了付某2万元。 此事被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大家纷纷为法院的判决点赞:“要是做了坏事的人还能靠碰瓷拿到赔偿,以后谁还敢站出来维护正义?这个判决守住了道理,也守住了人心!” 那么,袁先生如果不阻拦付某,他确实不会因此摔伤骨折。袁先生为什么最后被判无责任呢? 在本案中,付某撞倒袁先生妻子后径直逃逸,袁先生妻子的人身权益已受到明确侵害。 所以法院认定袁先生的行为构成自助行为,无需承担责任。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大参考9月5日报道。
河南郑州,女子把车停在车位上,却被男子给撞,交警判男子全责,男子竟然没有买保险,
【16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