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企业家深陷债权泥潭谁挖的坑谁设的陷阱

新浪财经 2025-09-07 17:45:10

“县相关部门遇到困难时找到我,我二话不说答应垫资,还动员亲戚朋友一起筹资帮忙。但事过之后,他们迟迟不还钱,导致我资金链断裂,企业倒闭,亲朋反目。”2025年8月20日,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企业家姜志国向大象新闻·大象帮讲述了他这8年来的遭遇。

看了大象新闻9月6日刊登的这篇新闻,心里顿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如果新闻报道的情况属实,有关方面应当介入,对长岭县这些官员的行为予以问责。尤其是胁迫姜志国签订承诺书的官员,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如果说最初投资吉林省中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公司”)的棚改项目470万元,是姜志国这位盲人企业家的一次“盲投”,一定程度上属于决策失误的话,此后所发生的一切,就都是当地官员的“心盲”,对一位盲人企业家的人为伤害、故意伤害了。

实际上,说姜志国投资中石公司是一次“盲投”,也有点勉强,不太符合实际。因为,中石公司开发的是棚户区改造项目,属于政府项目、公益性质项目,只要政府在此后的工作中依法办事、兑现承诺,一切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遗憾的是,姜志国太相信当地官员的信用,以至于县政府承诺的土地证和开工手续迟迟没有办下来,垫付的钱中石公司也无力归还。

如果就此歇手,对姜志国来说,还只是470万元的损失。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完全是当地官员给姜志国设计的“连环套”,挖的一个又一个坑、设的一个又一个陷阱了。

面对农民工上访讨薪,住建局长以67套房子备案到姜志国名下,请求姜志国拿出520万元用于农民工工资发放。然后再以修建国道转盘需要占用一部分土地,准备用占地补偿款归还姜志国垫付的农民工工资。前提是,姜志国必须再帮政府垫付另外拖欠的268万元工资。

在投资了470万元、代垫了520万元后,姜志国手中的钱也耗光了,第二次的农民工工资垫付,是借了亲朋好友的钱。到了这个时候,姜志国就是想抽身,也已经无法抽身了。因为,他不仅被官员“承诺”抽干了自己的血,还抽了亲朋好友的钱。如果官员的承诺不能兑现,他就要倾家荡产,还要对不起亲朋好友,与亲朋好友反目。

事实也是,当他为政府项目、农民工工资投资与垫付了1258万元后,噩梦也就正式开始了。所有垫付的钱一分没有归还,土地补偿款也是遥遥无期。相反,面对省委巡视组有关空置房的督查,新到任的住建局长又把姜志国带到常务副县长的办公室,与常务副县长一起,要求姜志国把垫付农民工工资时备案到名下的67套房子拿出40套来。

虽然姜志国有担心,起初不同意,但面对常务副县长信誓旦旦的不把事情整好就是“渎职”“坏了良心”的承诺,姜志国又一次信了。不仅拿出了40套房,此后又陆续拿出了10套。

信了,也就上当了。此后所发生的一切,也让姜志国彻底崩溃,转盘不修建了,土地补偿款没有了,政府没钱还了,房子也给“承诺”走了,姜志国几十年辛苦创办的企业也彻底破产了。

更可怕的是,还让姜志国签了一份承诺书,而且,在签订承诺书时,只允许其一个人在场。而作为盲人的姜志国,根本看不清承诺书的内容。根据承诺书,接近2000万元的债权,承诺书上只承诺本金702.6212万。

单是两次垫付农民工工资就达到738万元,怎么最后本金只有702万元了呢,最初投资的470万元呢,真的只是姜志国与中石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那么简单吗?

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是因为债务太多而破产、倒闭,但是,姜志国的企业却是因为债权而倒闭。如果这些债权是企业债务,倒也可以理解。下游企业倒闭了,会引起一串企业跟着倒闭。譬如恒大破产引发的连锁反应。

但是,姜志国的债务,是政府债务,是政府承诺的借款,且政府领导、部门领导都有过信誓旦旦的承诺。我不知道,那位常务副县长现在身处什么岗位,当初的“渎职”“坏了良心”的话还作数不。尤其是渎职,该好好对照对照了。

对一名盲人企业家,政府理应给予更多关照和帮助。毕竟,残疾人自主创业不容易,要付出的劳动更多、心血也更多。可是,从长岭县有关官员的行为来看,从头到尾都是在坑害盲人企业家,是真正的心盲啊,会让其他企业家看了之后也心寒,让创业者也对长岭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心寒啊。

可以肯定,如果长岭方面不能妥善处理好姜志国的债权事宜,就一定会对长岭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损失的可能就是无数个投资项目、无数个企业家、无数个创业者,甚至已经到长岭的投资者,也会收缩投资,最终撤离。所以,当地政府应当好好研究,妥善处理好姜志国的债权事宜。

0 阅读:20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