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现代版的辕门射戟!我国为什么要撞击一颗小行星?明面上的原因是向世界“秀肌肉”,而深层的原因,其实是为了避免地球被小行星撞击,保护人类,彰显大国担当…… 几天前的阅兵仪式结束后,我国展示了许多新的武器,不仅有强大的新武器亮相,更有新的部队出现。 在受阅的方队中,有一个保护太空安全的新队伍,方队已出现,就让观看的观众意外不已,纷纷表示这可太先进了,地面上的部队有些国家还没搞明白,现在咱家都已经搞上太空部队了。 新队伍带给大家的震撼还没结束,这些天我国又宣布了一件大事,就是将要主动的撞击一颗小行星。 这个消息一出,大家又开始震惊了,主动撞击小行星,这是多么小众的行为,那我国又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做法? 实际上在宇宙漫长的时光里,地球也并不一直安稳,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引发了海啸、火山爆发和地震,让曾经统治地球的恐龙走向灭绝。 这样的灾难当然不是只存在于遥远的过去,20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上空,一颗小行星在穿越大气层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导致当地建筑窗户玻璃破裂,约1200人受伤。 这些事件都在提醒着我们地球随时都在面临着来自太空的潜在威胁。 为了应对这种威胁,人类开始主动采取行动,我国就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实施一次小行星动能撞击验证任务,就是通过航天器撞击小行星,改变它的运行路径,让地球远离危险。 其实我国在小行星探测方面早有积累,2012年年底的时候,嫦娥二号卫星在距离地球约700万千米的深空跟“图塔蒂斯”小行星擦肩而过,最近距离仅3.2公里,还对它进行了光学成像,这是国际上首次对该小行星实施近距离探测。 而在不久之后即将实施的撞击任务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模式,发射观测器,让它先抵达目标小行星,围绕着它飞行,详细观察小行星的样子、成分和运行轨道等特性。 然后释放撞击器,让它高速撞向小行星,利用撞击产生的力量改变小行星的轨道,撞击之后,观测器还会继续留在小行星周围,观察撞击带来的变化,评估撞击效果,为以后的防御任务积累经验。 据了解这次任务预期能让目标小行星的速度发生微小变化,撞后一年内,小行星轨道向偏离地球的方向改变超过900公里。 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并不容易,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而我国已经建成了一系列观测设施,时刻关注着来自太空的潜在威胁。 有人觉得我国开展这样的任务是在“秀肌肉”,但实际上这更多的是出于对地球安全的责任。 而且小行星本身也不是只有威胁,许多小行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对小行星的探测和研究,也能为未来的太空资源开发利用打下基础,推动太空经济的发展。 从嫦娥二号飞越小行星,到如今计划实施小行星撞击任务,我国在航天领域一步步前行,这些努力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技术实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守护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 我国的这次任务,是人类在应对太空威胁道路上的又一步探索,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的力量或许渺小,但只要携手合作,就能为地球的安全增添一份保障,让未来的天空更加宁静。 信息来源:半岛都市报2025-09-08——我国为何将主动撞击一颗小行星?远不止“撞一下”那么简单
这就是现代版的辕门射戟!我国为什么要撞击一颗小行星?明面上的原因是向世界“秀肌肉
论芸有事
2025-09-08 11:39:55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