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伊朗作出一个事关中国重大决定。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7日对伊朗的石油产量水平表示担忧,并呼吁伊朗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因为伊朗约92%的石油销往中国,也就说,哈梅内伊认为对中国太过于依赖。 哈梅内伊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他早在2019年就强调,严重依赖石油收入是伊朗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并提出要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帮助伊朗在面对制裁时“变危为机”。 此外,他还要求特别关注住房、农业、汽车制造和家电等领域,认为这些领域对拉动经济增长非常重要。 这种思路被称为“抵抗经济”,其核心是在外部压力下通过强化自给自足和能力多元化来保持经济稳定。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尤其是在美国持续施加“极限施压”制裁的背景下。 中国成为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美国制裁,伊朗很难通过常规渠道出口石油,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既有需求也有能力与伊朗合作。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伊朗对中国的石油出口日均达到180万桶,其中85%以人民币结算。 这种本币结算方式不仅帮助伊朗绕开美元体系的制裁,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助力。 但问题在于,这种合作虽然紧密,却也使伊朗的经济命脉过于依赖单一市场,一旦国际政治或中国经济需求有变,伊朗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伊朗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上,他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石油出口渠道的多元化。其中最具战略意义的举措之一是在阿曼湾沿岸建设贾斯克石油出口终端,从而绕开霍尔木兹海峡这一传统但敏感的水道。 这个终端不仅缩短了装货时间和运输成本,还降低了地缘政治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干扰。伊朗总统鲁哈尼曾称这是“里程碑事件”,强调伊朗终于摆脱了“唯一且单一的出口渠道依赖”。 此外,伊朗还积极加入BRICS等组织,试图通过拓展与新兴经济体的合作来分散风险。 但多元化之路挑战重重。美国制裁的压力始终存在,伊朗的石油出口仍需要通过各种非常规手段实现。 同时,伊朗国内经济也面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失业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单靠石油收入难以解决。更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伊朗积极拓展新市场,中国那庞大的能源需求规模,以及完备的支付体系,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仍难以被其他市场轻易取代。 总的来说,哈梅内伊的呼吁反映了伊朗在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和追求经济自主之间的艰难平衡。这种“甜蜜的负担”既是现实选择,也是战略挑战。 伊朗需要继续推动结构改革,拓展非石油领域的经济合作,而中国则可能通过深化与伊朗的本币结算和基础设施合作,进一步巩固双方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就在刚刚, 伊朗作出一个事关中国重大决定。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7日对伊朗的
沈言论世界
2025-09-08 13:37:51
0
阅读: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