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号,美国新规落地,给中国企业买光刻机再添三道锁:3nm以下制程、量子算力、新增材设备统统要许可证。 紧接着荷兰ASML第二天就宣布连1970i、1980i这些老掉牙的光刻机出口都要申请许可证,9月7日说生效。美国这次把量子计算、半导体制造、GAAFET晶体管、3D打印设备都加进去了,全球想要这些技术,得先看美国给不给,澳门也被拉进去,推定拒绝,自家地盘都不放过,很多人直接发了个“服”。 这次新规明显是针对中国技术升级的全面围堵!谁不知道,3纳米以下芯片是现在最尖端的手机和电脑处理器用的,目前全球能玩得转3nm的也就台积电和三星那几家,中国企业离这个目标还有段距离,但美国连未来的路都先堵死了。 还有那些老掉牙的光刻机,本该用于28nm等成熟制程,而中国目前在成熟制程上正发力扩产,2023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已经占到全球34.43%,却还有80%依赖进口,这下连修修补补的旧设备都要卡脖子了。 量子算力被加进来更显心机。中国的"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已经集成了105个数据比特,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谷歌最新成果快6个数量级,这让美国坐不住了。现在全球想要相关技术都得看美国脸色,等于说中国量子计算好不容易跑出来的领先优势,可能因为设备进口受限而被迫减速。 尤其是中电信量子集团搭建的880比特量子计算集群,原本计划接入"祖冲之三号",现在连维护设备的零件都可能成问题,这围堵真是连未来科技的火苗都想掐灭。 GAAFET晶体管技术的限制更暴露了美国的焦虑。北京大学团队2025年刚在《自然-材料》发表低功耗二维环栅晶体管成果,性能已经超越商用硅基技术,这正是突破3nm以下制程的关键。 而三星和英特尔都在全力推进GAAFET量产,美国这时候把这项技术加进限制清单,等于直接给中国下一代芯片技术上了枷锁。要知道,传统硅基晶体管在3nm节点已经快摸到物理极限,GAAFET是公认的出路,现在这条路也被美国设了关卡,说不是故意的,谁信? 3D打印设备的限制看似不显眼,实则戳中了半导体供应链的软肋。虽然中国在刻蚀设备等领域国产化率已超20%,但光刻机关联的精密零部件制造严重依赖进口3D打印设备。 就说ASML的光刻机,有上万个精密零件,很多都需要高端3D打印技术制造,现在连这些设备都要许可证,等于从上游就切断了自主制造的可能。ASML首席执行官早就预测,对中国销售占比会从50%降到20%,现在看来这个预测都保守了,毕竟连老掉牙的设备都要审批,以后恐怕只能卖些零件了。 最让人"佩服"的是把澳门纳入"推定拒绝"名单。要知道澳门在半导体贸易中本就没什么存在感,美国连这样的转口渠道都要堵死,足见其围堵之严密。 这种全面围堵的套路其实不新鲜。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就用类似手段整垮了日本半导体,只是中国市场体量完全不同。 2023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已达2190亿元,年均增速22.63%远超全球水平,这么大的市场本身就孕育着替代机会:中芯国际虽然还在14nm制程量产阶段,但N+1制程已经绕过部分专利限制;国盾量子研发的稀释制冷机等设备也在逐步替代进口。 这说明啥?ASML再垄断,也挡不住中国企业从28nm成熟制程开始补课,毕竟全球70%的芯片需求还集中在28nm以上成熟制程。 现在回头看,这场技术围堵本质上是霸权对新兴力量的压制,但历史证明封锁从来挡不住技术进步。当ASML的老设备都要审批时,反而会加速中国光刻机的自主研发;当量子计算设备受限,反而会催生国产替代方案。中国半导体产业可能会经历阵痛,但34.43%的全球市场份额本身就是最大的筹码,毕竟没有哪个企业愿意长期放弃这么大的市场。 美国想通过许可证控制全球技术流动?恐怕最终可能会倒逼出一个不依赖美国技术的平行体系,就像当年苏联被逼出自己的工业体系一样,只是这次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做支撑。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9月6号,美国新规落地,给中国企业买光刻机再添三道锁:3nm以下制程、量子算力、
依秋聊趣
2025-09-08 14:42:29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