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郭沫若去世8个月后,他的妻子于立群突然自杀身亡,原因竟然是看见了郭沫若的一份信件。信件中得知,亲姐姐早就怀上了丈夫的孩子,自己还嫁给了“仇人”。 郭沫若1892年出生在四川乐山一个地主家庭,从小读私塾,接触四书五经和唐诗。1906年他进嘉定高等小学堂,成绩拔尖,接触到民主思想。次年转乐山中学堂,读了不少林琴南译的外国小说。1910年去成都四川高等学堂附属中学,积极参加学潮,反对学校专制,还因罢课挨过处分。1912年正月十五,他听父母话娶了张琼华,穿长袍马褂完成仪式,五天后就扔下她去成都求学。张琼华在家侍奉公婆,一辈子守寡,1980年在北京病逝,无人陪在身边。 1914年郭沫若靠兄长资助去日本留学,秋季进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次年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读泰戈尔和歌德的作品。1918年参加日本学生罢课,反对二十一条,同年升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留学时他1916年认识护士佐藤富子,两人年底同居21年,她为他断绝家族关系,生下四个孩子。佐藤富子操持家务,让他安心学业和创作。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扔下她回国,她独自在日本拉扯孩子,承受压力,1962年在日本病逝。 1934年郭沫若在东京遇见于立忱,她是大公报记者,早稻田大学留学生,以书法谋生。两人来往密切,发展出感情。1936年冬于立忱怀上他的孩子,他怕舆论影响要她堕胎。她在简陋医院做手术,术后身体虚弱。他只探望一次就走人。1937年5月于立忱在上海公寓自缢,时年25岁,家人当时说她病逝。同年郭沫若在武汉碰上于立群,她做抗日宣传,两人1938年初结婚。于立群不知姐姐的事,全心跟他过日子,生下六个孩子,支持他的工作。 1978年6月郭沫若在北京逝世。八个月后于立群整理遗物,桌上堆满旧稿和信封。她戴眼镜,一封封查看丈夫与朋友的往来。先是平淡内容,她叠好放一边。忽然一封信的字迹是姐姐于立忱的。她拆开读起,信中写于立忱与郭沫若在东京相遇,两人讨论文学,她被他的诗吸引,渐生情愫。接着信说于立忱怀孕写信告知,他回信要堕胎避麻烦。她在医院躺下,护士准备器械,手术中腹痛,汗湿枕头。术后她卧床,他来床边谈几句就走,脚步渐远。 于立群继续读,信中说于立忱回国后在上海公寓独处,深夜听雨击玻璃。她系绳索上梁,踢开椅子,身体悬空片刻不动。于立群看完瘫坐椅上,双手捂脸。她起身撞倒书架,书散落。此后几天她反复看信,每次揉皱又展平。1979年2月25日她在北京故居自缢。信件揭开郭沫若害死她姐姐的事实,她嫁给这人多年不知情,这打击太大让她走绝路。事发后家人震惊,子女找到信才懂她痛苦。 于立群自杀让家人措手不及。子女后来看到那些信,拼出母亲的苦楚。他们对父亲私事复杂,却没停下整理他的遗产。从1979年起,他们收集手稿,校对旧作,多年努力后1982到198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38卷郭沫若全集,包括文学、历史和考古编。子女分工,有人管诗集,有人核历史资料,确保全集完整。 郭沫若其他妻子结局惨。张琼华守寡一生,侍奉公婆,无人陪,1980年在乐山逝世。佐藤富子被扔下后独自养四个孩子,1948年携子去香港找他,知道他另组家庭后走人。1950年代她移居大连,当政协委员,1974年回日本处理财产,1975年最后见他,1994年在日本孤独离世。于立忱死因通过信曝光,她的悲剧成家族痛,她1937年在上海自缢,葬中国公墓。
1979年,郭沫若去世8个月后,他的妻子于立群突然自杀身亡,原因竟然是看见了郭沫
历史拾遗者
2025-09-08 22:44:01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