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富可敌国,此时却躺在一个破败的茅草屋中,看着自始至终陪伴着自己的罗四夫人,凄惨一笑,拼尽最一口气说道:“白老虎可怕”,说完便离开了人世。 胡雪岩1823年出生在安徽绩溪一个穷苦人家,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帮人放牛维持生计。十二岁父亲去世,他就一个人跑到杭州闯荡,先在钱庄当学徒,干些跑腿记账的活。十九岁那年,他进入杭州信和钱庄,从底层伙计干起,凭着细心和勤快,慢慢得到老板信任。老板于某无子嗣,死后就把钱庄交给胡雪岩打理,这成了他起步的资本。 后来,胡雪岩结识了落魄官员王有龄,当时王有龄想捐官缺钱,胡雪岩拿出五百两银子帮他打点关系。王有龄后来升到浙江海运局坐办,又当上杭州知府,就开始回报胡雪岩,让他开办阜康钱庄。钱庄生意从杭州扩展到上海、宁波等地,胡雪岩还涉足典当、丝茶贸易。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杭州城乱成一锅粥,王有龄守城失败自杀,胡雪岩差点跟着倒霉,但他转而投靠新来的浙江巡抚左宗棠。 左宗棠收复杭州时,胡雪岩提供情报和物资支持,两人关系越来越铁。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胡雪岩负责采办军火和借款,向外国银行借了上千万两银子,这让他赚了大笔军需差价。左宗棠西征新疆,胡雪岩又帮着筹饷,朝廷赏他二品顶戴,赐黄马褂,让他成了红顶商人。巅峰时,他的资产达两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廷国库一半,产业包括二十多家钱庄、丝厂、药铺如胡庆余堂,还有盐业、粮食买卖。 胡雪岩在商场上手段硬朗,他垄断生丝贸易,压价收购蚕丝出口,还从外国买军火转卖给清军。跟李鸿章派系不对付,李鸿章主张海防,左宗棠主疆防,两人争军费时,胡雪岩站在左宗棠一边,得罪了李鸿章。胡雪岩娶了十二房姨太太,其中有些是通过强硬手段得来的,比如抢别人妻子,导致人家夫妻自杀。他还用姨太太玩真人象棋,显示出权势下的骄横。 胡雪岩的衰落从1882年生丝危机开始。那年他投入五百万两银子囤积生丝一万五千包,想垄断出口市场,抬高价格赚差价。起初顺利,外商被迫高价买丝,但意大利生丝丰收,市场供给增加,丝价开始下滑。外商联合抵制中国丝,胡雪岩的库存卖不出去,资金卡住。 中法战争1883年爆发,左宗棠主战,胡雪岩借外债支持军需,但朝廷转向议和,李鸿章主导。李鸿章派手下邵友濂拖延胡雪岩的饷款二十天,导致钱庄资金短缺,胡雪岩挪用存款填补,引发挤兑风潮。上海阜康钱庄先倒,各地分号跟上,债权人蜂拥上门,官府下令查封产业。胡雪岩变卖家产还债,遣散仆役和大部分姨太太,只剩罗四夫人陪着。罗四夫人是他的第四房,原是上海绣坊老板寡妇,嫁给他后管家务。 胡雪岩卧病期间,据传说出“白老虎可怕”这句遗言。这“白老虎”有几种说法,一是说白银,因为银子白花花像老虎,胡雪岩成败都系于金钱,告诫后人别太贪财;二是指生丝贸易,生丝白如虎毛,那场危机直接毁了他;三是暗指李鸿章,李鸿章属虎,皮肤白,在丝战中下手整他,导致破产。 衰落过程快得惊人,从富甲一方到一贫如洗,只用一年多。胡雪岩借外债帮左宗棠,本想稳固地位,结果战争转向,债台高筑。国际上,美国铁路股崩盘也影响丝价。胡雪岩没分散风险,全押在丝上,导致连锁反应。 胡雪岩1885年12月6日去世,享年六十二岁。死后家产已被抄没,无多余资产可封,葬礼简单,由罗四夫人和少数亲信操办。朝廷户部尚书阎敬铭上奏追责,但发现“人亡财尽”,不了了之。他的产业拍卖抵债,胡庆余堂几经转手,继续经营中药生意,到今天还存在。阜康钱庄彻底消失,其他丝厂、典当也散了。 罗四夫人活到1905年,守护胡家余脉,帮着抚养后代。胡雪岩有三子,长子胡祖荫早逝,次子胡祖舜一支移居海外,从事小规模商务;三子胡祖意一支留在国内,从事文化教育,无人再入仕或大办实业。胡家后裔多避开经商,转向律师、教师、科研等领域,避免祖先老路。有些后人移居美国、加拿大,家族聚会时讨论家史,但不沾政治或巨额生意。据胡雪岩第五代孙胡维平回忆,家族谨遵遗训,不近“白虎”,意思是远离金钱和官场风险。
他曾富可敌国,此时却躺在一个破败的茅草屋中,看着自始至终陪伴着自己的罗四夫人,凄
思绪永恒
2025-09-09 05:38:22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