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464):南诏归唐(2) 历史上最早的云南王 蒙舍诏地居五诏之南,所以又称南诏,首领姓蒙,始祖名蒙舍龙。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蒙舍龙的孙子独罗建大蒙国,自称“奇嘉王”,遣使入贡,臣属于唐。 武周时,独罗的儿子逻盛亲自入朝。 七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吐蕃势力进入洱海地区北部。唐朝为削弱吐蕃,对“六诏”采取扶植、联合策略。五诏受吐蕃威胁,常弃唐归附吐蕃,南诏距离吐蕃最远,受威胁较小,故仍依附于唐。六诏之间虽有婚姻关系,但常彼此争夺。 唐玄宗为了抵御吐蕃,极力支持南诏进行统一战争。从开元初至开元末,经过二十余年战争,逻盛之孙皮罗阁相继兼并其他各诏,基本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南诏国。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册封南诏王皮罗阁为云南王,赐名蒙归义。二十七年,蒙归义迁都太和城(故址在今云南大理太和村)。 蒙归义及其子阁罗凤即以洱海地区为中心,发展其势力,向东消灭了踞有云南中部、东部和南部的爨(cuan)氏,向西南囊括今澜沧江以西的寻传朴子、望苴子等族地区,扩大了疆域。南诏最盛时,大致占有今云南、四川、贵州的一部,成为西南少数民族所建立的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
历史上最可惜的三个人,统一天下唾手可得,却偏偏没走好最后一步。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三
【17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