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谭兵团的五大纵队司令员都是谁?他们又是什么军衔? “1949年1月的济南,许世

静窗含月 2025-09-10 22:18:06

许谭兵团的五大纵队司令员都是谁?他们又是什么军衔? “1949年1月的济南,许世友笑着拍了拍谭震林的肩膀:‘老谭,这五把尖刀,都磨亮了么?’”一句俏皮话,把紧张的作战会上空的硝烟味冲淡了不少,却也勾勒出第二兵团的锋芒轮廓。就在数月前,华东野战军完成编制重组,第一兵团南下,第二兵团留守山东腹地,专打内线仗。前者有粟裕,后者便是“许谭”组合——一位铁拳司令,一位后勤宿将,配合默契到连对手都头疼。 许世友的用兵特点是“快、狠、准”,熟悉他的人形容:“像一块烧红的铁,碰谁谁掉皮。”他坐镇兵团司令部,却把手中最强的九纵推到最前沿。九纵的根子在胶东,骨子里自带“仗要打得硬”这股倔劲儿。第一任司令员正是许世友本人,待他升任兵团司令后,指挥权交到了聂凤智手里。聂身材不高,嗓门却大,冲锋时常常一马当先。1955年授衔,上将与中将的差距并未拉开两位猛将的声望:一个是华东战场的“拳头”,一个是空降神兵的“虎胆”,军迷至今津津乐道。 相比成名已久的九纵,十三纵成立时间更晚,却在淮海战役中抢足风头。周志坚终于迎来主场——这位湖北大悟汉子早在红军时期就以悍勇闻名,但因口音重、脾气烈,常被笑称“周老虎”。淮海战役打到最紧绷的时刻,粟裕电令:“让老虎带兵去堵缺口!”十三纵硬是扛住了敌军三个师的轮番猛攻。战后,粟裕一句“救火队长非你莫属”让周志坚乐了整整一宿。1955年,他戴上中将肩章,继续领着改番号后的三十一军南下闽粤,把漳州、厦门稳稳握在新中国的手心。 七纵的气质又不同。成钧出身湖北石首,练武出身,打仗喜欢“正面硬剁”。七纵是由山东野战军七师与鲁中军区部分部队组建,人数不算顶流,却胜在纪律严整、夜战凶猛。济南战役,成钧命令纵队潜入护城河,一夜之间拔掉四处暗堡,被当地百姓拍着肩膀夸“扒城墙的能手”。全国解放后,他奉命转入空军序列,担任副司令员。导弹防空起步艰难,他一句“高炮打得准,导弹也能练”给基层官兵打了强心针。开国中将的肩章并不华丽,却映衬出这位陆空通吃悍将的锋芒。 渤海纵队的作风像潮水,涨落之间暗藏力量。司令员袁也烈,1925年就参加革命,资格老到能称“活档案”。南昌起义时他还是排长,随朱德、林彪辗转闽西,再到长征,他几乎每一仗都在。华东战场需要一位熟悉平原游击、善打运动战的宿将,于是袁也烈北上接掌渤海纵队。编制不大,骨干却精,偷袭、伏击是家常便饭。1955年,他获少将衔,有人替他鸣不平,他笑道:“星星大小无所谓,打仗出彩就行。” 第五把尖刀——鲁中南纵队,则由傅秋涛掌舵。傅秋涛身材瘦削,谈起兵法时两眼放光。1948年夏,这支新组建的纵队驰援济南、转战泰安,一路打一路编,兵员扩充速度堪称奇迹。许世友评价他:“秋涛能治军,会攻心。”事实证明,这位兼具政工底子的将领攻防兼备。新中国成立后,他在福建军区主持海防建设,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五纵司令员中军衔最高者。 五位司令员的军衔与履历差异巨大,却恰恰映射出第二兵团的多元结构。九纵、十三纵主攻,七纵、渤海纵队主支援,鲁中南纵队机动穿插,作战样式互补成了许谭兵团纵横山东的底气。时间顺序上看,从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命令下达,到1949年春济南、青岛相继解放,仅仅半年多,兵团以五个纵队的编制,在胶东、鲁中、渤海湾打出大小战斗三百余次,俘敌十二万余。此间,对话记录里最常出现的词是“快”:快追、快插、快撤。速度与决断,是将领之间共同的标签。 有意思的是,1955年授衔仪式前夕,几位司令员在北京西郊机场偶遇,一时间气氛热络。许世友看着穿着新军装的老战友们说:“军衔再高,也比不上咱们当年一个冲锋号。”此言不假,内线作战考验的不是兵力多少,而是灵活机动的“土办法”。纵队编制虽被动调整,可精神却长留部队。鲁中南纵队后来改番号为第二十四军,渤海纵队则被编入胶东军区;九纵、十三纵、七纵都在第三野战军体系中保留完整番号,直到新中国的正规化改革推进完毕。 值得一提的是,五位司令员在朝鲜或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都留下身影。聂凤智1952年空降铁原,印证了他不折不扣的“敢为天下先”;许世友1979年在昆明前线提出“炮火开道,步坦紧跟”的速决打法;成钧推动地空导弹夜间首射成功,为国土防空写下新篇;傅秋涛则在东南沿海部署岸炮阵地,为后来台海防卫奠定基石;袁也烈退休后仍四处奔走,为军史资料抢救“打补丁”,把渤海纵队大小战斗的原始记录整理成册。 这些经历,让许谭兵团的五位司令员在人们心中不仅仅是领兵作战的“番号代表”,更多了一层建设新中国武装力量的奠基者色彩。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那些年在山海之间的昼夜鏖战,山东战场无从在华东解放棋盘上提前落子,南京、上海的解放节奏也难免被拖慢。兵团虽解散于建国后,但“许谭”二字,早已和那五把尖刀一起,刻在新中国军史的侧页:那是一段刀锋向内、箭矢疾飞的岁月,更是一群老兵共同写下的鲜红注脚。

0 阅读:1249

评论列表

卫  星

卫 星

3
2025-09-11 10:27

错漏百出,第一,华东野战军划分第一二三四兵团是1948年2月,不是1949年1月!那时四大野战军已经统一番号了!华野编为第七、八、九、十兵团,共四大兵团!第二兵团是一野的!第二,鲁中南纵队与吴化文部组成35军!不是二十四军,二十四军是六纵王必成部!第三,济南解放是1948年9月24日,不是1949年!而且山东兵团番号在淮海战役己不存在!第四,傅秋涛凭资历级别,上将绰绰有余!不仅仅只是一纵队司令!授衔前是大军区级别的山东军区政委及中革军委武装部长负责军人复员转业!有余建议小编在写此类文章之前先读读书!

轻狂书生 回复 09-11 11:04
还有,一开始的山东兵团包含华野二纵,十三纵是在后面组建的,同样是胶东部队。后来二纵调出,同十一、十二纵合编苏北兵团。

猜你喜欢

静窗含月

静窗含月

万事先听他言,一言为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