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西康军区司令员刘忠,听说母亲尚在人世,就带妻子回家探亲,回家后,他见原配也在,顿时大吃一惊:“你怎么也在 刘忠1906年出生在福建上杭县才溪乡一个穷苦农民家,原名叫刘永灿,小名叫太平。父亲早早过世,母亲林连秀一个人拉扯他长大。从小家穷,他体弱多病,只能跟着叔叔学泥瓦匠的手艺,勉强混口饭吃。成年后,他娶了邻村的王四娣,两人婚后生了个女儿叫刘秀英。王四娣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婆婆和孩子,刘忠每天扛工具出门干活,爬墙抹灰,双手起老茧,收入少得可怜,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1927年,刘忠加入当地农民协会,帮着组织农民反抗地主欺压。1929年,他带头参加才溪农民暴动,烧地主契约,分田分地,同年入党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从那以后,他离开家乡,当上红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的政治委员,带着部队打游击,宣传土地革命,号召群众参军支前。在反围剿战斗里,他指挥部队设伏打国民党军,好几次击退进攻,守住苏区根据地。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没打赢,刘忠跟着主力部队开始长征,当红一军团侦察科长,带着小队在前头探路,过敌区,爬雪山过草地。途中好几次被敌军围住,他指挥战士用地形反击,甩掉追兵。在湘江血战时,他带头冲锋,挡住敌军过河,部队伤亡大,但护住主力突围。长征路上,他还学破译敌方情报密码,虽然只读过三年书,也硬着头皮完成任务。 抗日战争打响后,刘忠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干活,指挥部队参加晋南战役,消灭敌军上万人。解放战争时,他当上军长,带部队南下,打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1951年,他任志愿军第47军政委,去朝鲜战场,组织部队挖工事,反击美军进攻。1953年,他调到西康军区当司令员,继续管军事。伍兰英是女红军,1933年参军,在妇女独立团干活,两人一起过长征和革命关口。 1953年,刘忠派警卫员李招官回乡查母亲下落,确认林连秀还活着。他马上带伍兰英回福建上杭才溪乡,路上坐车颠簸,过山路,最后一段走土路。到村口,看到低矮土坯房,王四娣在门前扫地,穿补丁衣服。她听到脚步,抬头认人,先愣住,然后扔扫帚上前拉刘忠袖子,说出多年想念的话。刘忠停步,脸尴尬,身子后移。 王四娣看刘忠身后,看到伍兰英站着,军装整洁。她明白对方是谁,停下动作。刘忠挠头介绍王四娣是旧亲,话没说完,伍兰英上前握王四娣手,说谢意,弯腰鞠躬。王四娣眼泪流下,回握手,回话说照顾刘忠辛苦。三人站门前,风吹树叶响,刘忠手垂下,看地面。王四娣擦泪,推木门,领进屋,屋里光暗,母亲林连秀坐炕边,听到动静,起身。刘忠上前跪地抱母亲,抱紧,母子抱好久,伍兰英和王四娣站旁,看着。 进屋,王四娣端热水,刘忠扶母亲坐,伍兰英放行李。母亲拉刘忠手,说这些年王四娣干家务,种地养鸡,照顾老人。刘忠点头听,王四娣添柴烧水,动作熟。伍兰英卷袖帮王四娣做饭,两人分切菜洗碗。饭桌围坐,刘忠夹菜给母亲,王四娣盛饭给伍兰英,大家吃聊往事,屋外天黑,鸟声弱。 刘忠对王四娣多年照顾母亲的事很感激,她没改嫁,虽然林连秀劝过多次,她还坚持干家务,把婆婆当亲妈。探亲时,刘忠留些钱,帮改善生活,王四娣收下,继续种田喂猪,养林连秀。走时,刘忠安排每月寄钱,王四娣用钱修房买农具,日子稳些。 1955年,刘忠授中将军衔,继续在军里干。王四娣在家乡干活,到因病去世,刘忠知道后赶回办后事。母亲林连秀在王四娣照顾下过晚年,后跟刘忠去北京住。刘忠夫妇伍兰英在北京住,伍兰英组织家属开荒种地,养鸡鸭,保供给。2002年,刘忠在北京过世,96岁。 伍兰英在北京住,忆革命日子,教子女。刘忠从泥瓦匠变高级将领,参加多战役,为国出力。王四娣付出保家稳,到生命尽头。
1953年,西康军区司令员刘忠,听说母亲尚在人世,就带妻子回家探亲,回家后,他见
小史论过去
2025-09-11 14:08:29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