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底,三个人高马大的美军在路上偶遇一个身材矮小的志愿军,美军笑嘻嘻

思绪永恒 2025-09-11 18:56:50

1950年10月底,三个人高马大的美军在路上偶遇一个身材矮小的志愿军,美军笑嘻嘻地从枪中褪去子弹,要和这个志愿军拼刺刀,想仗着人多欺负人少戏弄一下这个志愿军。 说起抗美援朝那会儿,志愿军刚入朝作战,情况复杂,美军仗着装备优势到处推进,志愿军战士们得靠胆量和技巧顶上去。刘桃顺就是那时候冒出来的一个典型例子,他是河北易县人,1933年出生,家里条件一般,从小在农村帮着干农活,练就了一身力气。1950年1月,他17岁那年参军,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军196师587团3连,当了步兵战士。那时候部队训练重点就是基本功,尤其是刺刀格斗,因为近战是志愿军常见的打法。刘桃顺个子不高,一米六都不到,但动作快,力气足,在连队刺刀比武中总能占上风,教官们看他有天分,就多给他加练。他不爱多话,训练完就自己擦枪保养,很快就成了连里公认的刺刀好手。 志愿军入朝是10月上旬的事,第一批部队包括66军,任务是阻击美军南下。彭德怀指挥第一次战役,兵力有限,侦察任务特别重要。刘桃顺作为新兵,但因为技术过硬,被派去执行单人侦察。1950年10月31日,他奉命去古军营洞一带探敌情,那地方是朝鲜北部山区,美军巡逻队常出没。他带了步枪、手榴弹和地图,一个人上路。路上真碰上了三个美军士兵,那些家伙身高体壮,平均一米八以上,手里拿着M1步枪,本来在闲逛巡逻。美军当时情报落后,还不知道志愿军大规模入朝,以为遇上的是朝鲜人民军散兵,就没当回事,从枪里退子弹,装上刺刀,打算用人数欺负他,轻松解决掉这个小个子。 刘桃顺一看形势不对,赶紧装刺刀准备肉搏。他平时训练就是针对这种局面,动作干净利落。先干掉两个用刺刀的,那俩美军仗着个头大,进攻时漏洞多,他抓机会反击,刺中要害。第三个见势不妙,扔枪就跑,刘桃顺追不上,就扔手榴弹炸了。这事就几分钟,三个美军全没了。刘桃顺没耽搁,继续完成任务,探清了敌方哨所和兵力部署。回连队汇报时,顺带提了下这个遭遇,上级一听,觉得这战例典型,尤其在战役初期,能提振士气,就给他记了特等功。他还是志愿军里第一个拿这个荣誉的战士,那时候立功标准严,特等功不是随便给的。 这事传开后,部队里都议论开了。美军在朝鲜战场上装备飞机坦克,志愿军多靠步兵冲锋,这种单挑三人的例子,证明了训练和意志的重要性。刘桃顺的功劳不光是个人事,还帮大家破了心理障碍。之前有些战士对美军有点顾虑,这下知道近战不怕他们。66军在第一次战役中表现突出,歼灭美军不少,彭德怀后来表扬了这个军。整个抗美援朝,志愿军总共立了30多万功臣,特等功217人,刘桃顺排在前面。他的事迹后来编进宣传材料,激励后来的战斗。 战役继续,刘桃顺没停下脚步。第二次战役时,他随连队参加突击,刺刀又干掉两个敌兵,缴了些武器。部队在雪地行军,他帮着扛弹药,坚持在前线。第三次战役,他执行夜袭,投手榴弹毁了敌机枪点。整个战争,他负过几次伤,但都咬牙扛过去,继续打。志愿军从1950到1953年,经历了五次战役和多次战斗,总共歼敌71万多,其中美军近4万。这不是光靠人多,而是战术灵活,战士们像刘桃顺这样,发挥个人能力。美军那边,麦克阿瑟一开始轻敌,后来被迫停战,联合国军也付出大代价。 1953年7月,停战协议签了,志愿军开始撤回。刘桃顺随部队坐船过鸭绿江,到丹东时已经是夏天。他复员回家,回了河北,安排到农场干活。那时候转业军人多去地方建设,他操作农机,修水利,帮村里发展生产。日子平淡,但他从不提苦,偶尔给年轻人讲讲从军经历,强调纪律和训练的重要性。朝鲜那边也给了他二级战士勋章,认可他的贡献。1953年还追记了他一次特等功,因为整体战绩突出。

0 阅读:62
思绪永恒

思绪永恒

思绪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