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福建福州,一13岁男孩多次对流浪猫进行投喂,结果手臂上突然长

在下雒无畏 2025-09-12 15:32:34

“悲剧还是发生了!”福建福州,一13岁男孩多次对流浪猫进行投喂,结果手臂上突然长出了一颗“大瘤子”!原以为是患上了恶性肿瘤,谁料专家的诊断让男孩父母无比震惊!网友:再也不敢乱喂猫了!   福州13岁的小宇最近经历了一场让全家揪心的风波,起因就是他常去喂小区里的流浪猫。   一个月前,小宇无意间摸到自己右上臂内侧鼓了个小包,刚开始就像蚊子叮的,不痛不痒,家里人也没太在意,只给他抹了点药膏。   可谁能想到,这小包长得特别快,没几天就变得又红又硬,摸起来还发烫,一个月后居然肿成了拳头大小的“大瘤子”,看着特别吓人。   爸妈赶紧带小宇去医院检查,拿到结果时全家都慌了神,医生说这肿块看着可能是恶性肿瘤。   小宇爸妈急得睡不着觉,当天就带着孩子去了好几家医院,最后转诊到了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的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接诊的林医生没有急着下结论,他仔细观察了这个“大瘤子”,又反复对比检查报告,感觉这和平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太一样。   他马上安排小宇做了磁共振,还拉着影像科的医生一起研究片子,研究完突然问小宇爸妈:“孩子平时接触过猫吗?”   这话一下点醒了小宇爸妈,他们才想起小宇总爱在小区里喂流浪猫,有些猫身上还带着伤,孩子摸完猫经常不洗手,有时候猫咪还会蹭他的裤腿。   为了查清楚到底是不是和猫有关,医院好几个科室的医生都来帮忙了,穿刺活检、病理分析、细菌培养,连专门的病原测序都做了,可一圈检查下来,就是没找到猫抓病的致病菌。   但林医生没放弃,他说小宇的症状、喂猫的习惯还有片子里的表现,都跟猫抓病对得上,不能因为一次检查阴性就排除。   后来他又请了感染科的医生一起会诊,最后决定用阿奇霉素加利福平试试治疗。   万幸的是,一个月后小宇复查,胳膊上的硬块居然全没了,磁共振显示之前的病灶也小了很多,爸妈握着医生的手,一个劲地道谢。   其实小宇得的这种猫抓病,是由一种叫汉赛巴尔通体的细菌引起的,这种细菌主要藏在猫的口水和爪子里。   不管是被猫抓了、咬了,还是猫的唾液碰到了破皮的地方,都有可能被传染。尤其是流浪猫,整天在外面觅食,接触的病菌多,带这种细菌的几率比家里养的宠物猫高多了。   感染猫抓病后,不是马上就有症状的,一般要过两三周才会发作。   刚开始会在被抓咬的地方发红起疹子,慢慢的附近的淋巴结就会肿大,像小宇这样长在胳膊上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人还会发烧、头疼,严重的话会损伤神经系统,让人头疼得受不了,甚至站不起来,还可能伤眼睛,最严重的会失明,连肝脾都可能受影响。   而且这病初期症状跟肿瘤、淋巴瘤很像,特别容易误诊,之前上海就有个9岁的女孩,因为发烧、骨头疼辗转求医,一开始也被怀疑是肿瘤,最后才确诊是猫抓病。   更要注意的是,儿童是猫抓病的高发人群,数据显示60%的患者都是儿童,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没成熟,又喜欢跟动物亲近,很容易在喂流浪猫的时候不小心被抓咬到。   现在小区里的流浪猫越来越多,很多有爱心的老人和小孩都会去投喂,可大家往往忽略了背后的风险。就像小宇这样,只是出于好心喂猫,没想到差点因为误诊遭了大罪。   其实喂流浪猫的时候,只要多注意一些,就能避免很多风险。   比如不要直接用手接触猫咪,用长柄的勺子或者工具倒猫粮,喂完之后马上洗手消毒。   要是不小心被猫抓了咬了,第一时间用肥皂水把伤口冲至少五分钟,再用碘伏消毒,当天就去医院看看,这样能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   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一定要多提醒他们,喂流浪猫的时候别大意。   爱心从来都不是错,但不能因为爱心就忽略了安全,让爱心和安全并行,才能既帮到流浪猫,又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0 阅读:338

猜你喜欢

在下雒无畏

在下雒无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