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一女子收到交房短信后,就激动地开车去查验!没成想刚到地下停车场,就发现

爱跳舞的王大姐 2025-09-12 16:39:54

湖南永州,一女子收到交房短信后,就激动地开车去查验!没成想刚到地下停车场,就发现支撑柱里的钢筋被压弯了,而且上面的混凝土也开始脱落,甚至其它的还有裂痕!这把女子气炸了,愤怒地表示:“这房子能住人吗?”网友:必须严查下去! 更扎心的是,这栋被曝光的碧桂园·天樾湾还是当地的高端江景豪宅,房价每平米直奔两万。业主们掏空六个钱包买的"品质住宅",还没住进去就先见了钢筋外露的"骨架"。有业主翻出购房合同里的"质量保证"条款,对着裂痕斑驳的柱子自嘲:"这质量,开发商是不是把'保质期'理解成'保戏精期'了?" 说白了,这种魔幻现实暴露了房地产行业最赤裸的潜规则——验收流程早成了走过场。按理说,主体结构验收必须由专业机构检测,可现实里开发商常把"验收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当成盖章游戏。就像这次事件中,住建局工作人员轻飘飘一句"移交经开区处理",让业主们感觉像皮球被踢来踢去。更讽刺的是,该小区早在2024年就因监管资金挪用、房屋漏水等问题引发维权,如今新伤叠旧伤,倒成了开发商的"质量连续剧"。 这事让人想起永州宁远县那个交房15年就变危房的申霞小区。当年验收时专家们是怎么盖章的?如今碧桂园的柱子裂缝是不是在提醒我们:有些验收报告比厕纸还脆弱。更可怕的是,碧桂园在全国有2000多个项目,要是每个工地都这么"抽盲盒",多少家庭要为开发商的偷工减料买单? 法律层面其实早有明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白纸黑字写着,主体结构问题开发商必须负责到底。可现实中,业主们往往要像申霞小区居民那样,先攒够维权经验值,才能从开发商嘴里抠出半句"正在处理"。这次碧桂园业主们倒是学聪明了,直接把问题柱子拍成视频全网传播,倒逼监管部门不能再装聋作哑。 说到底,房子是普通人最大的资产,也是最后的安全感。当"保交楼"变成"保命楼",当验收证书沦为"皇帝的新衣",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个案追责,更是要打破整个行业的"默契"——别再让购房者用一辈子积蓄,为开发商的贪婪和监管的失职买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爱跳舞的王大姐

爱跳舞的王大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