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接班人浮出水面?普京的任期距离结束已经不远了,毕竟他的年龄越来越大了,但要做他的接班人可不容易,不光要维持好和中美的关系,最少还要满足三大条件。 普京的任期快到了,大家都在猜,接班人会是谁? 在俄罗斯,要想坐上总统这个位置,单凭政客的嘴皮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军队、安全部门和地方行政这三大权力圈子里都闯出声望。 尤其是军队这一块,被视为国家的“钢铁长城”,北约在周边不断挑衅、东扩步伐从未停歇,未来的最高统帅必须是能在关键时刻拍板作战的狠角色。 52岁的阿列克谢·久明,就有点这个意思,他从特种部队司令一路升任国防部副部长,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磨炼出来。 他在担任图拉州州长期间,玩了一手漂亮的“军民融合”。 2024年库尔斯克战役打响时,正是他亲自坐镇前线调度部队,以精准的战场判断和果断的命令稳住局势。 这种兼具实战指挥经验与高层决策能力的背景,正是克里姆林宫衡量下一任领袖时最看重的“硬实力”。 阿列克谢·久明请中国汽车制造商进驻图拉州后,当地经济像被点燃了一样迅速回暖。 原本萧条的工厂重新运转,失业率一路下降,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变化。 更妙的是,这些生产线白天造的是民用车,一旦形势需要,立刻可以切换去生产军用装备,可谓一举多得。 俄罗斯长期以来过于依赖能源出口,如今久明用实业来补足短板,让财政不再只靠卖油卖气撑场面,家底一点点厚起来。 这样的成绩,自然赢得民众信赖,他在2021年州长选举中拿下83.6%的超高得票率,几乎是众望所归。 但久明的野心并不止于稳住一省一地,他更看重在全球棋盘上的主动出击。 2024年库尔斯克一役,他果断下令使用“伊斯坎德尔”导弹摧毁美援“海马斯”系统,向西方释放出毫不妥协的强硬信号。 同时,他又积极推进“向东看”的战略,在图拉州与中国企业合作汽车、电池项目。 把超过2400亿美元的中俄贸易额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厂和岗位,把宏大的国策落到了土地上,真正让俄罗斯经济多了一份安全垫。 更高明的棋手,懂得在棋盘之外开辟新战场。 被外界称作“阿玛吉顿将军”的谢尔盖·苏罗维金,经历过瓦格纳兵变的风波后,一度淡出权力中心,但他并未真正离场。 今年他以军事顾问的身份悄然现身阿尔及利亚,选择在北非重新登场。 苏罗维金在当地筹建无人机培训中心,协助阿方部署先进的苏-57隐形战机,显然是有备而来。 他的盘算很清楚,通过在地中海沿岸制造新的军事热点,把北约的战略注意力从东欧战场牵引出去,让俄罗斯在欧洲的压力得到喘息。 地缘角力再精彩,最终比拼的还是硬实力,而俄军正在这方面进行一场深刻的蜕变。 从过去依赖庞大装甲集团的“钢铁洪流”,到如今强调信息化、无人化的“数字精兵”,俄军的战术思路已经发生质的转折。 2023年的阿夫迪伊夫卡战役,就是这一转型的鲜明缩影。 久明指挥的部队利用无人机全天候侦察,实时锁定敌方阵地,再由“柳叶刀”巡飞弹实施精准打击,步兵随后跟进完成清场,整个作战链条高效流畅,几乎没有传统战场的笨重拖累。 这种打法并非某位指挥官的偶然灵感,而是源自顶层的系统设计。 48岁的中将莫尔德维切夫主导的“新陆军计划”,要求每个营级单位都要配备自己的无人机分队与电子战模块,让侦察、打击、干扰融为一体。 甚至苏罗维金在非洲的培训中心,也在为俄军源源不断培养无人机操作员和战术教官,为未来的长久消耗战储备新鲜血液。 这一切都在为俄罗斯的下一阶段战略布局悄然铺路。 所以你看,克里姆林宫的这场接班人选拔,所需要的是一个集经济管理者、地缘战略家和军事改革家于一身的复合型领袖。 最终不管谁能胜出,他的上任都意味着俄罗斯领导力模式的更新换代。 而普京选择通过合法的选举程序来完成这一切,正是为了给这场深刻而复杂的转型,套上一个稳定可靠的政治框架。
普京接班人三大硬核条件曝光!久明凭“战场经济学”赢得克里姆林宫青睐
万象瞭望者
2025-09-15 10:43:23
0
阅读: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