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如果俄乌冲突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欧盟将与美国共同对俄罗斯实施

百姓事记簿 2025-09-16 00:29:17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如果俄乌冲突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欧盟将与美国共同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的制裁。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琢磨,这都第 19 轮了,真能管用吗? 毕竟从冲突开始到现在,西方的制裁清单加起来能绕办公桌好几圈,可前线该打的还在打,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该卖的也没停,反而让不少欧洲老百姓先尝到了苦头。 先说说这轮制裁传出来的几个重点,据说要加码对俄罗斯金属、半导体这类工业原料的限制,还打算堵住之前一些国家偷偷买俄油的 “漏洞”。可真要落实起来,麻烦事儿一点都不少。 就拿东欧那些国家来说,之前欧盟喊着禁俄油,他们嘴上答应,背地里却借着 “管道运输例外” 的说法,照样从俄罗斯进口便宜原油。 再看俄罗斯这边,应对制裁的法子也越来越多。之前西方限制俄油出口,俄罗斯就把油轮上的追踪器拆了,走 “暗箱运输” 往亚洲卖;后来欧洲不买俄天然气了,俄罗斯转头就和中国、印度签了长期供货协议,用人民币或者本国货币结算,压根不碰美元欧元。 去年俄罗斯对亚洲的能源出口额涨了近三成,光中国一家就买了他们四成的原油,反而比以前赚得还多。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还把之前被冻结的西方资产拿出来 “反制”,凡是支持对俄制裁的国家企业,在俄的工厂、土地都可能被临时征用,这招直接让不少欧洲企业慌了神,德国大众、法国空客在俄的生产线都不敢随便停。 反观提出制裁的欧盟,自己这边早就乱了阵脚。去年冬天能源价格飙涨的时候,法国老百姓连暖气都不敢随便开,超市里的食用油、面粉价格涨了快一倍,不少餐馆因为成本太高直接关门。 法国经济部去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通胀率一直维持在 6% 以上,比欧盟平均水平还高,公共债务更是突破了 GDP 的 110%,远超欧盟规定的 60% 红线。 就连马克龙自己也承认,制裁带来的 “反噬” 比预想中严重,国内汽车、化工这些依赖俄原料的行业,已经有上万人面临失业风险。 其实仔细想想,这么多轮制裁下来,真正受伤的往往是普通人和中小企业。 俄罗斯的富豪们早把资产转移到了中立国,欧洲的跨国公司也能通过海外分公司绕开限制,可老百姓却要为高涨的电费、油价买单,小工厂因为断了原料供应只能裁员。 咱们中国这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不跟风搞制裁,而是忙着劝和促谈,还帮着俄乌两国运点粮食、药品这些民生物资。去年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额突破了 2400 亿美元,和乌克兰的农产品合作也没断,既能帮着稳定两国经济,又能避免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 这种不选边站、专注解决问题的做法,对比西方一味加码制裁的激进,反而更显大国担当 —— 毕竟真要解决冲突,靠的不是谁制裁更狠,而是坐下来谈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现在欧盟内部对这轮制裁的分歧已经越来越明显,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南欧国家担心影响自家旅游业和制造业,公开反对扩大制裁范围;德国虽然表面支持,却偷偷和俄罗斯企业保持着化工原料的合作。 照这个趋势看,就算第 19 轮制裁真的出台,大概率也是 “雷声大雨点小”,既拦不住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也解决不了欧洲自己的经济难题。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这第 19 轮制裁到底能不能起作用?欧洲又能不能扛住制裁带来的反噬呢?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百姓事记簿

百姓事记簿

记录百姓事,书写民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