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海军高调迎接的新护卫舰“迪亚戈·希朗”号,号称是其“最新、最先进”的导弹护卫舰,由韩国现代重工建造,装备了垂发系统、反舰导弹和舰载直升机,看起来声势不小。 然而,这艘船还没正式投入部署,似乎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海上的现实压力。这艘舰艇的加入,表面上提升了菲律宾海军的装备水平,但其实际作战能力和战略价值却值得推敲。 3200吨的排水量在中型护卫舰中不算突出,而其武器配置虽全面,却未必能有效应对复杂海洋维权场景。 现代海权较量远不止于硬件参数,更关键在于体系化作战能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支撑。菲律宾近期在南海的行动,往往依赖个别舰艇的突进式挑衅,却缺乏持续存在的掌控力。 就在不久前,菲律宾“马格巴努亚号”海警船在仙宾礁滞留五个多月后被迫撤离,菲方称又将派遣新船前往该水域,但却承认因天气原因迟迟未能抵达。 这暴露出菲方在远海执行任务能力有限,且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对手反制措施的制约。中国海警已明确表示,会在管辖海域持续开展维权执法,绝不会给菲方任何侥幸坐滩或建立永久存在的机会。 更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并非只在南海动作频频。近年来,其试图引入外部力量、甚至计划购置中导系统,这一系列举措已引起地区国家警惕。 菲律宾自以为可借助域外大国力量扭转局面,殊不知这反而使自己陷入更孤立的境地。东盟内部多数国家主张和平解决争端。 不愿看到南海成为对抗前沿,菲方一意孤行部署中导,不仅招致中国反对,也引起越南、印尼等国的疑虑。 回过头看“迪亚戈·希朗”号,虽装备导弹垂发系统,但与中国海军近年来服役的大批现代化舰艇相比,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作战规模,均难以形成实质威慑。 中国除了拥有大批量新型驱护舰之外,还配备了022型导弹快艇这类高效费比的近海防御利器,其搭载的反舰导弹让其在沿海作战中具备突出威胁。 这种非对称作战力量,正是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执法维权层面,中国海警的船只数量、吨位及执法经验均远超菲方。 中国海警不仅定期在钓鱼岛海域巡航,也坚决拦截在仁爱礁非法运补的菲方船只。这种日常化的存在与管控,彰显了中国在实际海域管辖中的主导地位。 菲律宾可能指望新护卫舰能改变某种局面,但现代海洋权益维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两艘新舰无法扭转整体力量对比。 更何况,菲方面临的不仅是执法舰艇和海军舰船的反制,还可能包括经济与合作关系方面的潜在影响。中菲贸易额已有下降趋势,菲对华出口农产品遭遇波动,这些信号值得马尼拉深思。 说到底,舰艇的入列仪式虽然光鲜,但真正的海洋强国终须经得起风浪考验。菲律宾若持续在海上挑衅,试图借助外部力量刷存在感。 非但无法实现战略目标,还可能加剧区域不稳定,最终得不偿失。而中国将继续依法在各管辖海域坚定维权,不让任何侵权行为得逞。 海上的事,终究要靠实力说话,而不是仅凭一两艘新船就能改变游戏规则。 参考资料:苏比克湾船厂重启,美韩菲三方联动? 2025-09-09 11:29·环球时报
菲律宾海军高调迎接的新护卫舰“迪亚戈·希朗”号,号称是其“最新、最先进”的导弹护
梅梅谈世界
2025-09-16 11:40:16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