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黄纸,竟让整栋楼都守规矩了。五年过去,都没人动手去撕掉它…… 小区电梯里抽烟现象屡禁不止,无论是在业主群里呼吁,还是在电梯内张贴告示,都毫无成效。你们所在的小区是否也有同样的困扰呢?电梯本就是狭小的封闭空间,只要有人在里面抽上一支烟,那烟味几个小时都散不去。上次我家孩子进电梯,差点就吐了。我在群里反映过多次,都无济于事,用普通纸张写的告示也不管用。如今可好,一张黄纸往上一贴,还真把这问题解决了。看来不论做什么事,都得讲究点手段啊! —— 那黄纸其实挺简陋,菜市场一块钱一张,裁成A4大小,上面用毛笔歪歪扭扭写了三行: “此处抽烟,等于请鬼吃饭。” “鬼吃饱了,跟你回家。” 落款更唬人——“本楼无名道长,已开天眼。” 没公章,没日期,却像给电梯装了根无形的烟感器。第二天,烟味散了;第三天,连最横的“老炮”都把烟头掐在掌心,一路小跑扔进垃圾桶。有人问他转性原因,他咧嘴嘀咕:“鬼跟我回家咋办?我孙子还小哩。”得,一句话把物理问题变成了玄学KPI。 我好奇是谁贴的,群里问了一圈,没人认领。直到周末碰见六楼老李,他神秘兮兮掏手机:原来黄纸是他家初三孙子小浩的“社会实践”。小浩说政治课正讲“基层群众自治”,嫌大人们拉锯没结果,干脆用“魔法打败魔法”。“烟民怕啥?怕报应!那就给他找个报应对象。”老李笑得直抖肩,“我才知道,课本比家长群好用多了。” 黄纸贴完,整栋楼出现连锁反应。先是有人打印“请勿吸烟”白底告示,字排得整整齐齐,贴在黄纸旁边;再接着,谁家狗狗在电梯留脚印,立马有人拿湿巾蹲地擦。收废品大叔进门都要问:“不会熏到鬼吧?”一层四户,原本各扫门前雪,现在倒好,谁家炖肉忘开抽油烟机,邻居都会敲门:“味儿太冲,鬼要咳嗽的!”一张小小黄纸,把“公共”两个字重新刻进大家心里。 可我也犯嘀咕:靠吓唬管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孩子学的是自治,不是造神;今天怕鬼,明天换个无神论住户,是不是又故态复萌?我把担心跟小浩说,他倒比我通透:“姐姐,先让电梯没烟味,再谈讲道理。大家尝到舒服,就会主动维护。”一句话把我点醒——管理也好,习惯也罢,得先给甜头,再谈规则。黄纸只是敲门的砖头,门开了,光才能照进来。 果不其然,两个月后物业来装监控,也在电梯口贴了“禁止吸烟,违者罚款”的正式告示。黄纸被风吹得卷了边,却没人去撕。有人甚至在纸角写行小字——“谢谢无名道长,您先歇着,接下来交给我们。”我看着好笑,也莫名感动:原来最好的秩序,是先让每个人尝到“干净空气”的甜头,再给他一把“我也可以做到”的钥匙。至于那把钥匙是红头文件、是监控摄像头,还是一张荒诞不经的黄纸,反倒没那么重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不作死不会死!”浙江某小区,9月14日,一位六旬老太拿柴刀、箩筐挡电梯门,刀把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