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西安一名6岁女童不幸被拐,整整九年,她隐忍不发,每天背自己的名字和家

剑指天涯笑江湖 2025-09-16 12:23:22

2005年,西安一名6岁女童不幸被拐,整整九年,她隐忍不发,每天背自己的名字和家庭地址,甚至偷偷攒了500块钱,最终不仅成功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还将人贩子送入监狱! “无论经历什么,都要牢牢记住自己是谁、来自哪里。”程颖每天都在心底重复这个信念,将家乡的地址如同印记般深刻在心中,日复一日地温习。这个看似简单的坚持,却成为她度过九年被拐岁月最坚实的精神依靠,最终助力她成功返家,创造了打拐史上的一个感人奇迹。 这起真实事件被详细记录于“宝贝回家”公益平台的档案之中。2005年10月18日,程颖在西安市红庙坡小学附近被一名叫王丽的女子以“妈妈生病住院”为借口骗走。 公安部相关统计显示,该年度全国立案的拐卖妇女儿童案件超过2500起,其中近三分之一受害者是未成年人。 在失去自由的九年期间,程颖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沉着与智慧。她每晚入睡前必定默念自己的本名和家庭住址,这一习惯整整坚持了三千多个日夜。同时,她悄悄省下微薄的餐费,一点点积攒,最终凑够了500元路费。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为她日后重获自由打下了关键基础。 “要学会等待最合适的时机。”“一定要相信,总有一天能够回家。”这些朴素而坚定的话语,凝聚着她生存的智慧。程颖用九年的隐忍与坚持,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坚韧。 程颖能够最终与家人团聚,得益于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支持。2014年,她使用养父母家的手机在互联网上发出寻亲请求,这一信息幸运地被寻亲志愿者发现并积极响应。通过全国DNA数据库的比对匹配,她在2015年1月成功与分别九年的亲生父母相认。 从心理层面分析,程颖的案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研究显示,能够长期保持自我身份认知的被拐儿童不足两成,而像她这样始终不忘根本的更是罕见。这种清晰的自我认同,构筑了她重要的心理支撑体系。 近年来,我国打击拐卖犯罪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失踪儿童快速响应机制和全国DNA数据库,为反拐工作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程颖的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于个例。它表明,自我保护的意识和绝不放弃的信念至关重要。同时,该案例也突显了科技在打拐工作中的重要作用。DNA鉴定、人脸识别和大数据检索正助力更多家庭实现团圆。 此外,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同样不可或缺。志愿者、公益组织与广大热心公众一道,织就了打击拐卖犯罪的社会支持网络。我们应从程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人生道路上难免遭遇困境与挫折,但只要我们心怀希望、持守勇气,便能在迷雾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投身于未成年人保护事业,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微小的关注和及时的行动,或许就能成为照亮别人归途的光。程颖的经历证明,只要不放弃,终会迎来曙光。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天下无拐。 信息来源: 华西都市报|《女孩6岁被拐9年 凭记忆手绘地图传父亲获救》 中新网|《2015.1.30西安6岁女孩放学途中被拐 9年后凭记忆找到家人》 文|何夕 编辑|史叔

0 阅读:72
剑指天涯笑江湖

剑指天涯笑江湖

剑指天涯笑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