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老巢高雄市选情告急,国民党籍柯志恩正在复制当年“韩流“起风模式,实现“绿地变蓝天”。赖清德急欲主导选战,将“英系”人马、高雄市长陈其迈排除在民进党2026选举决策委员会之外,不让他进入决策核心,而力推自己所属的派系“新潮流”人马赖瑞隆上阵,对决柯志恩。赖清德之所以这么急,因为他清楚,一旦高雄与台南大本营2026年失守,民进党2028年也无望了。 柯志恩形势快速上场,连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都预测,她2026年有机会赢得高雄市长之战。目前的形势是,2026高雄市长选战,民进党内争取初选者众,邱议莹、赖瑞隆、林岱桦、许智杰都已表态投入,国民党则是可望由柯志恩参选。目前多项民调显示,柯志恩与民进党最强参选人差距在误差之间,甚至一份街访民调显示,在采用全民调形式下,柯志恩以压倒性优势排名第一,赖瑞隆和林岱桦则是并列第二;邱议莹则排名垫底。 陈其迈能不能顺利“交棒“,能不能替民进党保住这块“绿地”,是个大都难。眼见情势危急,赖清德系统掌控的媒体《镜报》今天紧急发出民调显示,民进党4人对决柯志恩,赖瑞隆领先柯志恩3.3个百分点最多、许智杰仅微幅领先0.9个百分点、林岱桦和柯志恩不相上下、邱议莹则落后柯志恩4个百分点。另外,赖瑞隆在民进党内互比与看好度方面皆位居第一。 这份民调除了炒作赖瑞隆"民调第一”外,也炒作“危机感“,即向绿营支持者强化“只有赖瑞隆能赢柯志恩”的印象,这摆明就是赖清德想做掉其他三位候选人,由赖瑞隆出线对战柯志恩。 这种操作,其实与“英系“大将、现任高雄市长陈其迈未被纳入民进党 2026 年选举对策委员会一样,表面上是派系权力博弈的产物,实则折射出赖清德巩固“新潮流系” 主导地位、重构党内权力结构的深层意图。 赖清德组建的选对会以“新潮流系”为核心,吸纳“正国会”涌言会” 等亲赖派系,却刻意排除英系核心人物陈其迈。这种布局与 2024 年民进党地方党部改选结果一脉相承 —— 英系席次从 7 席锐减至 4 席,而亲赖派系囊括半数县市党部主导权。赖清德通过 “大信赖联盟” 整合资源,试图终结民进党 “派系共治” 传统,建立以新潮流系为中心的垂直权力体系。 作为“英系”实质领袖,陈其迈不仅在党务决策中被边缘化,更面临高雄地方治理危机的反噬。兴达电厂爆炸、美浓盗采砂石等事件持续发酵,其施政满意度下滑至 38%,创任期新低。赖清德借选对会人事调整传递信号:英系需为地方执政失利负责,同时警示陈其迈勿挑战“赖系”权威。 国民党2026年在高雄有没有机会翻盘。其实,从目前来看,尤其是大罢免对民进党造成重创,国民党在高雄是有机会的。就像当年韩国瑜在这里翻盘一样。2018年11月24日,韩国瑜以89万2545票、15万票差距击败陈其迈而获胜,当选高雄市市长,结束民进党在高雄市20年及原高雄县33年的执政。 国民党参选人柯志恩目前的破局逻辑,以“地方治理改革者”形象切入,精准抓住民进党两大痛点:经济议题,特别是高雄青年失业率达 12.7%,高于全台均值,柯志恩借势提出 “产业升级 + 生态修复” 方案,成功吸引中间选民。其次是民进党初选内耗 高雄若重演2018年“绿地变蓝天”,高雄恐将成为 赖系政权”的滑铁卢,赖清德2028年就危险了。
国民党主席选举形势突变!马英九站出来逼“老一辈”交棒,罗智强、郑丽文或整合,郝龙
【3评论】【2点赞】
锅兴
什么是压倒性,瞎编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