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次算是豁出去了,横竖都是死,不如放手一搏,赌上国运。他们估计要趁着国际局势大乱,摆脱美国的控制,挣脱那根绑了七十多年的绳子。这机会可不是天天有,错过了,可能得再等几十年。 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美军坦克开进东京街头时,不仅带来了占领军的靴子声,更带来了一系列改写日本未来的协议。 从最初的《日美安保条约》到后来的《日美地位协定》,这些纸面上的条款像一道道无形的枷锁,把日本牢牢捆在了美国的战车上。驻日美军在冲绳、横须贺等地建起密密麻麻的军事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占用大片土地,更成了“国中之国”——美军士兵在日本犯了事儿,只要没被当场抓住,日本警察连碰都不能碰,得由美军自己处理;基地里的污染物排到土壤里、河流里,当地居民投诉了几十年,却连赔偿都讨不到,因为协定里早就写明美军没这义务。 为了把日本打造成遏制苏联的东方堡垒,美国不仅放开了对日本制造业的限制,还把大量军需订单塞过来。 日本的汽车、电子产业就是靠着这波红利飞速崛起,创造了所谓的“经济奇迹”。但这甜头可不是白吃的,美国要的是听话的小弟——日本的军费开支上限被死死卡在GDP的1%,外交上更是得亦步亦趋,美国说东,日本不敢往西。哪怕到了21世纪,日本想买什么武器、跟哪个国家签贸易协定,都得先看看华盛顿的脸色。 这些年国际局势的风吹草动,让日本看出了机会。俄乌冲突打个不停,美国把精力往欧洲调;中美在亚太的博弈越来越紧,美国分身乏术。日本政府像是嗅到血腥味的狼,开始悄悄磨爪子了。 2025年刚敲定的防卫预算一下子冲到了8.7万亿日元,不光要升级反舰导弹,还要砸重金搞高超音速武器和卫星侦察网。要知道这可不是小数目,为了凑钱,连企业税和烟草税都要往上提,摆明了是要把家底掏空搞军备。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国内对美军基地的不满早就暗流涌动。全国47个都道府县里,有33个地方政府公开支持修改那份不平等的《日美地位协定》。 冲绳居民年年抗议基地噪音和污染,年轻人厌倦了自家土地上跑着外国军队,这种情绪成了政府推动变革的底气。他们开始在外交上搞小动作,在台湾问题上故意模糊立场,一会儿说不承认“一中”,一会儿派政客窜访台湾,明着是给美国递投名状,实则是想借中美博弈找自己的空间。 但这绳子哪有那么容易挣断?美国在日本驻军超过5万人,关键基地的控制权捏得死死的。日本想买先进武器还得靠美国技术,半导体供应链更是被卡着脖子。这些年日本一边喊着要“正常国家化”,一边又不敢真得罪美国,只能在夹缝里找机会。现在趁着美国注意力分散,赶紧把军费提上来,把导弹射程搞远些,再在国际上刷点存在感,步步为营试探美国的底线。 说到底,日本这场豪赌赌的就是国际局势的窗口期。他们算准了美国现在腾不出手来收拾自己,也摸准了周边国家的注意力被其他热点牵制。那些不断攀升的军费数字,那些若明若暗的外交试探,还有地方政府对美军特权的公开质疑,都是在给美国施压——你再把绳子勒这么紧,大家都别好过。 不过这赌局风险大得很。美国经营亚太几十年,怎么可能轻易放手这块肥肉?一旦日本步子迈得太急,触动了美国的核心利益,别说挣脱控制,恐怕连现有的空间都会被压缩。 但对日本来说,这七十多年的依附日子早就过够了,看着中国军力增长、韩国经济崛起,自己却还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这种焦虑感推着他们必须冒险。 毕竟国际政治的宴席上,机会错过了,可能真要再等几十年才能有下一次举杯的机会。 现在这根绑了三代人的绳子,正被日本一点点往外挣,至于最后是挣断绳子还是被绳子勒得更紧,就看这把国运赌得能不能如愿了。
不用中国动手,日本就完了。
【8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