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集体倒戈!”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余国集体宣布,将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一场席卷全球的“承认潮”正在上演。 看起来西方世界好像要集体倒戈了,但仔细一瞧,这根本不是什么整齐划一的行动,更像是一场大型的“分道扬镳”预演。 当法国、加拿大这些国家纷纷站出来,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时,它们实际上是在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投下一张无声的否决票。 这波浪潮,到底是巴勒斯坦外交的重大突破,还是一个旧联盟时代开始瓦解的警报声? 在欧洲和英联邦国家,民众和经济的时钟,早就跟美国走得不是一个点了,国内的压力大到,它们实在等不及华盛顿点头了。 法国超过六成的民众都在喊着要承认巴勒斯坦,席卷欧洲的反战示威更是把政府架在火上烤。 这种压力,在英国和加拿大,已经直接变成了阿拉伯裔选民和左翼政党的选票,谁敢忽视? 经济账算得更清楚,俄乌冲突后,欧洲戒掉了俄罗斯43.5%的天然气,能源命脉越来越依赖中东,沙特对欧洲的石油出口在2023年后翻了一倍还多,这可不是小数目。 澳大利亚指望着把矿产和农产品卖到中东,加拿大的小麦和油菜籽也需要那边的市场。 为了保障能源通道和贸易饭碗,一个稳定的中东比什么都重要,哪还能完全跟着美国的步调走。 美国自己是能源出口国,国内政治生态也大不相同,自然感受不到盟友们那种火烧眉毛的焦虑,这种温差,正是裂痕的开始。 华盛顿在中东的影响力好像正在减弱,它那套老办法也不灵了,这就给了盟友们自己找出路的机会和必要。 “北京时刻”的冲击力太大了,沙特和伊朗,这两个死对头,竟然在中国斡旋下握手言和。 这件事直接告诉世界:中东的麻烦,可以绕开美国解决。 这让华盛顿“唯一调解人”的光环黯淡不少,也逼着欧洲国家必须找新的外交支点。 而以色列的行为让它的西方盟友越来越难堪,加沙超过3.5万人死亡,七成是妇女儿童,180万人流离失所,联合国甚至警告会出现“全面饥荒”。 再加上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违反国际法扩建定居点,桩桩件件都让欧洲在道义上站不住脚。 继续无条件支持下去,赔上的是自己的国际信誉,所以欧洲国家把“两国方案”重新抬出来,不光是为了和平,更像是一种外交自救,试图在美国缺位时抢回一点话语权,免得被彻底边缘化。 当承认巴勒斯坦的行动摆上台面,尖锐的反应也随之而来,西方内部的分歧彻底公开化了,盟友关系开始变得像一场复杂的博弈。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称赞这是对“正义事业”的支持,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怒斥这是在“奖励恐怖主义”。 两种完全对立的定性,逼着西方国家必须做出选择。 更激烈的是,以色列的报复直接对准了盟友,威胁要关闭西班牙的领馆,美国也开始向自己的盟友施压,试图摁住这股浪潮。 这下矛盾的焦点不再是外部敌人,而是北约内部的成员。 当盟友们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席上可能站成对立的两派时,传统的东西方对抗故事,正在被西方内部自己的分歧所取代。 这波承认巴勒斯坦的浪潮,是西方内部结构性矛盾的一次总爆发,不是偶然,它是民意、经济、地缘政治多重压力下,美国盟友们一次步调不一的“战略突围”。 这件事真正的看点,或许不在于巴勒斯坦能否立刻建国,而在于它清晰地画出了一个后美国主导时代的世界轮廓。 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上,各国投下的不只是一张对巴勒斯坦的赞成票,更是对一个正在重构的未来的表态。 大西洋的裂痕已经肉眼可见,全世界都在屏息凝视,它究竟会走向弥合,还是彻底断裂。 以上信息来源于上观新闻 是否承认巴勒斯坦国?被美国疯狂施压的日本作出决定
“西方集体倒戈!”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余国集体宣布,将在第80届联合
是逸屹呀
2025-09-18 11:31:47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