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法国突然宣布了! 9月18日,法国爆发了一场堪称近年来最猛烈的全国大罢工,50多万人上街,抗议政府刚推出的“财政紧缩大礼包”。 这不是小打小闹,连埃菲尔铁塔都拉下了闸,巴黎地铁直接瘫痪,药店、学校、公交统统受到波及,从首都到小镇,整个国家仿佛按下了暂停键,这次的火药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浓。 半个国家停摆,景点关门、地铁停运、学校停课……法国人这次真急了。 法国人上街这事,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养老金改革罢过,油价上涨罢过,退休年龄动一动也罢过,但这次不同。 不是为了某一个行业的利益,而是整个社会在为“活得下去”而抗争,这场罢工的导火索,是法国政府拟定的2026年财政紧缩预算案。 核心举措包括:把两个公共假日改成工作日、医保削减、冻结养老金增长、地方财政拨款缩水、公共岗位要砍一刀。 听起来像是经济账,但落在普通人头上,就是生活要变难了,法国人这才不答应。 当天,巴黎街头人山人海,光首都就有5.5万人参加,整个法国超过50万人响应,交通系统直接瘫痪,地铁、郊铁、公交一片混乱。 老师医生不上班,医院、学校基本歇业;连旅游景点都“闭门谢客”,法国这回是真罢了。 那政府为什么非要紧缩?说白了,法国的钱,花超了。 2024年,法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6.1%,已经远超欧盟规定的3%红线,更夸张的是,它的国家债务已经远超GDP,在整个欧盟里,法国是“债王”。 换句话说,国家已经花光了祖宗的钱,还在透支未来的钱,为了不被欧盟和国际评级机构“拉黑”,法国政府逼不得已,推出了这套创纪录的“省钱计划”。 目标是节省600亿欧元,这是第五共和国以来最大规模的财政压缩,但问题来了,这些举措几乎全打在普通人身上。 法国人向来吃惯了高福利的“甜头”,一出门看病不掏钱,孩子上学不花钱,退休生活有国家兜底,现在突然告诉他们要“勒裤腰带”,这不是开玩笑么? 更雪上加霜的是,原本主推这套方案的总理贝鲁还因信任投票失败黯然下台,新上任的总理上任火还没点着,锅就已经烧红了。 工会不退让,政府不改口,接下来会更难,法国总工会早就放话:这不是一场“象征性抗议”,而是要政府撤回整个预算案。 但政府的回应也很明确:我们理解你们的愤怒,但财政现实摆在这,改革不能停。 勒科尔尼总理当晚发声明表示,愿意和工会代表“继续对话”,但强调“国家财政不能再拖”,一句话,谈可以,退不可能。 工会这边也不软,警告说如果政府不让步,将展开“长期抗争”,法国历史上最持久的罢工曾持续过两个月,如今的紧张气氛,显然有点向那个方向走。 法国这场动荡,早就引发了国际关注,欧盟方面已经开始“悄悄敲打”,担心法国的高赤字会拖累整个欧元区。 有分析认为,如果法国这个“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都扛不住财政压力,那其他国家也悬了,美国这边倒是相对谨慎,拜登政府目前态度是“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中国驻法使馆也已经发布安全提醒,建议在法中国公民减少外出,注意人群聚集地的安全风险,这一切都说明,法国的问题不只是法国的问题。 法国眼下面临的,其实是整个欧洲都躲不开的老问题,高福利还能撑多久?财政改革怎么做?谁来为过去几十年的“好日子”埋单? 法国政府选择了“开刀止血”,结果民众不干。民众要保福利,但政府已经没钱,这就是个死循环。 而更深层的问题是,欧洲的福利制度是否到了不得不重新评估的时刻?法国这场罢工,或许只是序幕。 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财政压力一样大,社会情绪也一样不稳,一旦有人“带头闹”,就可能形成连锁反应。 这就像一场多米诺骨牌,法国是第一个倒下的,谁知道下一个会是谁。 法国这次是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轻,政府想治“财政病”,开的却是社会反弹的药方,老百姓不想吃苦,政府又没钱,谁来做那个“坏人”?眼下,法国没有答案,欧洲也没有。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罢工,不只是法国街头的一场游行,它是整个西方高福利国家面前的一面镜子。 镜子里映出的,是过去几十年“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的后果,法国的选择,正在给所有人上一课。
就在刚刚法国突然宣布了! 9月19日这天,法国可真是炸开了锅。 全国
【14评论】【20点赞】
德道
有个基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