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18年的“中国首富”牟其中,在2016年,终于刑满释放,谁料在监狱门口迎接他

顾议史实 2025-09-19 16:34:47

服刑18年的“中国首富”牟其中,在2016年,终于刑满释放,谁料在监狱门口迎接他的女人并非妻子,而是小他28岁的小姨子……   2016年9月的一天,清晨六点刚过,湖北洪山监狱的大门缓缓拉开,一个头发花白、身形消瘦的老人迈着缓慢却挺拔的步伐走了出来。   他不是普通人,而是曾经的“中国首富”牟其中,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门口等待他的,不是妻子、不是孩子,而是一位年轻女人,他的前小姨子,比他整整小了28岁。   要是说,有人坐了18年牢,出狱后还能有人在门口等着,已经不容易,可这个人既不是老婆,也不是孩子,而是前小姨子,那就有点意思了。   夏宗伟是牟其中前妻的妹妹,当年也算是南德集团的“编外人员”,她不是来作秀的,一看就是打算管他后半生的节奏。   上世纪80年代,他靠卖缝纫机起家,三百块起步,最后成了南德集团的董事长,一度被媒体封为“中国首富”。   他干过的事,放在现在来看,依然让人头皮发麻,用一千车皮轻工产品从俄罗斯换了四架飞机;搞“卫星直播”。   开发满洲里,甚至还想“炸开喜马拉雅山”,引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进中国西部,听着像《流浪地球》的设定,但当年他是一本正经地提出来的。   他疯狂吗?当然疯狂,但疯狂的人,才可能在那个什么都在变的年代里,踩中一次又一次的节奏。   可惜踩得多了,总有失足的时候,1999年,他因为信用证诈骗被捕,牟其中被判无期徒刑,政治权利终身剥夺,这一坐就是18年。   但牟其中不是那种坐牢就躺平的人,他在狱中设了“经济学小课堂”,一周讲两次,最多的时候有上百人听讲。   他每天跑步4000米,冷水澡、清淡饮食,活得比外面不少年轻人还规律,他不是在等着出狱,而是在准备“下一场”。   牟其中第三次进监狱,前后加起来一共蹲了23年,比现在好多年轻人的年龄都长,可就是这样一个曾被贴上“首骗”标签的人。   出狱第一时间牟其中提出了“万尾鲨鱼苗计划”,想搞技术孵化,80岁高龄,还想着再干一票大的,你可以说他疯,也可以说他傲,但你不能否认,这人的劲头,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夏宗伟这几年的操作,也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她不是亲人,不是配偶,甚至当年还因为南德案被牵连进去坐了牢。   可她出狱后,没有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反而选择留下来,成了牟其中的“代理人”,她说得直接:“除了我,还有谁关心他?”   这句话,听着像情话,细想却像讽刺,牟其中的亲人、朋友、昔日战友,全都走了,只剩下这个曾经的小姨子,像守株待兔一样守着他。   夏宗伟图什么?有人说是爱情,有人说是信仰,也有人说这是她的“投资”,押宝一个即将出狱的“前首富”,希望东山再起后能分一杯羹。   但不管她出于什么动机,有一点是清清楚楚的,牟其中出狱那天,她确实站在门口了,而那些曾经陪他风光一路的人,一个都没来。   牟其中的人生,像是一部荒诞喜剧,他是那个年代最“敢想敢做”的人之一,也是在商业边缘上跳舞跳得最久的人。   他敢于挑战体制、敢于玩跨国贸易、敢于搞卫星、敢于和俄罗斯谈飞机,甚至敢于设想改造气候,而这种“敢”背后,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无序与试探。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们,大多没有MBA,没有硅谷背景,更没有金融风控知识,他们靠直觉、靠胆量、靠人脉,把国家从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推了一把,但他们也因此踩了很多雷,牟其中不是唯一一个。   他身上有一种“原始资本积累”的野性,他能从锅炉工干到首富,也能一夜之间跌进监狱,他能在铁窗里讲课,也能八十岁还想创业。   他是个复杂的人,既有远见,也有盲点,既有情怀,也有私欲,而夏宗伟的存在,又把这出戏推向了另一个层面。   她像是时代的眼泪,也像是现实的“注脚”,在所有人都离开的时候她还在,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超越了亲戚或朋友的定义,成了一种无法名状的共生状态。   牟其中的人生,没法套用任何一个模板,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彻底的失败者,不是单纯的骗子,也不是完美的企业家,他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的机会、混乱、野心和荒唐。   他出狱时,已经76岁,但他没有选择归隐田园,而是继续折腾,他不是在追求财富,而是在证明自己还没被时代淘汰。   而夏宗伟的陪伴,也许是爱情,也许是执念,也许是某种无法割舍的“共同体”,但无论如何,她站在了那个清晨的监狱门口,这,就是她的选择。   今天再回头看牟其中的故事,也许我们不该急着站队说他“对”还是“错”,他就像那个年代本身,充满了矛盾、激情、不确定,但永远不甘心。   这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缺的是敢于把聪明用在极限边缘的人,牟其中活成了别人不敢想的人生,也付出了别人无法承受的代价。   他曾是中国首富,也被叫中国首骗,但在这个标签满天飞的时代,他至少,活得比标签更真实。

0 阅读:109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