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穷的国家:人民币1块钱能顶3000,街头几乎看不见一辆汽车,任何一位中国游客去了都被称为土豪。这个国家是哪个国家?为什么会这样? 在东南亚的地图上,有一个常常被忽视的国家,它的名字叫老挝。 说起这里,最容易让人记住的就是那个令人咋舌的汇率:一块人民币能换到三千多老挝基普。 游客刚落地,手里一张百元人民币就能换来一大叠厚厚的纸币,拍张照发朋友圈,立马有种成为“富豪”的错觉。 可当地人的生活并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 万象的早市上,一碗米粉要价两万基普,换算成人民币才六块钱,可在老挝普通人眼里,这一碗米粉却要花去他们一天收入的四分之一。 街头几乎没有私家车,摩托车和三轮车是大多数人的日常交通工具,偶尔见到一辆汽车,就像稀罕的奢侈品。 老挝为什么这么穷,要从地理和历史说起。 这个国家没有海岸线,想要把货物运出去,只能经过邻国的港口,运费自然高得吓人。 运输成本比周边有海口的国家贵出三成,这等于说老挝的产品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再往深里看,战争留下的阴影至今没散。 美国在越南战争时期在老挝境内投下了上亿枚炸弹,很多到今天都没有爆炸。 农民想种地得先找人排雷,一旦运气不好触碰到未爆弹,就可能血本无归甚至丢掉性命。 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发展出稳定的农业和工业。 别以为老挝没资源,湄公河在这里流淌,水电储量非常可观,还有不少矿产。 可这些资源大部分都掌握在外国公司手里。 修建的水电站九成电力都卖给了邻国,本国很多村子到今天都没通上电。 铜矿、金矿开采出来的矿石直接拉走,老挝只拿到很低的分成。 外资带来了建设,也带走了大部分收益,留下的反而是生态破坏和更依赖外部的经济结构。 老挝的人口不算多,总共才六百多万。 教育水平有限,全国只有一所综合性大学,每年毕业生不过几千人,其中一半选择去国外打工。 到泰国打工的年轻人,早出晚归,挣到的钱养活了家里几代人。 这让本国发展陷入了怪圈,留在国内的劳动力少了,产业升级更难。 虽然这样,但在城市街头,年轻人开始拿起智能手机,学中文学英文,慢慢融入到一个更大的市场。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几年前,中老铁路开通,把万象和昆明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大半,原来要两天的路程,现在只要十小时。 铁路一通,游客来了,货物流通起来。 琅勃拉邦的水果、木薯能直接运到中国,收购价上涨了,农民种地有了盼头。 旅游业更是一下子热闹起来,琅勃拉邦夜市的手工艺品,万荣的热气球,四千美岛的江豚,都吸引了不少中国游客。 2024年,老挝还是东盟的轮值主席国,这让它在区域合作里的声音更响亮。 不过老挝的问题不小,外债高企,占到了经济总量的八成以上,每年还本付息压力巨大。 通胀居高不下,物价涨得比工资快。 猪肉、大米这些老百姓最基本的东西一年能翻上去,很多家庭只好改吃更便宜的木薯。 年轻人没工作,就往外跑,国家提出要在几年内脱离“最不发达国家”行列,但从人均收入水平看,还差一截。 老挝的未来就像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往前走很难,停下更难。 有人说老挝人知足常乐,不会像邻国那样拼命追逐财富。 确实,老挝的佛教氛围让人们更注重精神满足。 清晨的布施,节日的泼水,火箭节的狂欢,都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看上去他们没什么怨言,可那背后是无奈。基础设施薄弱,人才外流严重,腐败问题存在,这些才是国家发展迟迟难以突破的关键。 不过事情并不是没有希望。 铁路带来的不仅是游客和货物,还有机会。如果能把这些机会转化成产业链,吸引更多企业落地,让年轻人有工作,经济结构就能慢慢改观。 水电和矿产资源如果能提高本地收益分配,让更多电力供给国内,村子有电,产业才能发展。 教育如果能跟上,留住年轻人,才有可能让这个国家真正摆脱贫困。 老挝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的“便宜天堂”其实是贫困的另一面。 中国游客拿着几千块人民币在这里能过得像“土豪”,可当地人可能要一辈子才能攒到这笔钱。 游客看到的是低价和风景,当地人面对的是债务、物价和出路。 这个国家的未来,需要外部合作,也需要自身改变。 真正的财富,不是换来的一叠钞票,而是让老百姓能过上不必担忧未来的日子。 信息来源:新华社《老挝通胀率逐步回落,经济复苏仍承压》
亚洲最穷的国家:人民币1块钱能顶3000,街头几乎看不见一辆汽车,任何一位中国游
凭栏观望史
2025-09-20 09:39:24
1
阅读:5077
C文敗蘱
去了3000块能当30万花,你就是那30万,别人花。
用户96xxx48 回复 09-20 15:04
你这是什么数学啊
用户73xxx30
一个国家穷也好,富也罢,只要国民有幸福感也过得开心幸福
王哲七排
加入中国,立马起飞!
用户10xxx79
今年五一之前去桂林旅游,桂林米粉二两6元一碗,还带肉,买之前看了一下,二两是多少,一看还真可以,小胃口吃饱没问题,在那儿住了四五天,早上就是桂林米粉外加卤蛋8元
凡是
老挝要把埋在地下的东西挖起来才能救国。
用户96xxx48
这个国家肯定家家千万富翁啊,一加班就是亿万富翁
书法书包
我们六七十年代比这还穷,谁敢吃六元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