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家长收到一条信息,是家委发来的,让大家每人交1000元用于班费。有的班级家

胡萝卜说法 2025-09-20 10:58:36

温州,家长收到一条信息,是家委发来的,让大家每人交1000元用于班费。有的班级家长不愿意,最后,家委又改收500元。教育局接到投诉后,也马上做出反应,认为如果确实是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他们会立马叫停。 素材来源于:齐鲁晚报9月19日报道。 家长们是日盼夜盼,盼着孩子们早点上学,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 可是温州一学校,孩子们倒是上学了,家长又接到了额外的支出,那就是家委让他们每人交1000元班费。 这生活上的负担减轻了,但是经济上的负担又加重了。 往期也会交班费,但是没这么多。有些家长就不愿意交,生活太困难了,一下交那么多,能用完吗? 七年级总共有几个班,有的班的家委看到有家长提出疑虑,就修正了方案,让大家先交500元,不够再补。 但有些班级没有改,觉得1000元较为合适,还说收来他们又不会乱花,都是用在孩子的日常开销上。 不过,家庭经济条件确实不一样。有的家庭拿1000元,就跟拿十元、八元差不多;但有的家庭拿1000元,就像是把半个月工资都贴进去了,剩下的生活费就难维持了。 关键大家不高兴的是,家委他们收取这个费用并不正规。 如果是正规的,应该在通知上写明为什么要收这一笔班费,具体会用于哪些地方,并且还会说明,如果这学期没有用完,到时候在什么时间段核算后会退还。 但这些内容都没有,就直接一个信息,每人交1000元,这难免引得许多家长不满意,总觉得会交冤枉钱。 这样看来,确实先不说1000元多与少,这种收费的形式就不太好,不太让人接受。 另外,也有家长反映,平时班费的开支就没有明细。也不是自己较真,都说亲兄弟明算账,算清楚了,你们做得好,我们支持点赞;如果哪里需要修正的,大家商商量量来做就行。 但是你没有明细,就让我们感觉花了钱是糊里糊涂的。其实有可能买资料的钱,你们贴补了,我们也不知道;反过来说,要是剩余的钱少了,给大家平分不了几个钱,或者余下的钱被私自用了,大家都不清楚。 这样就容易产生矛盾,产生隔阂,就像是隔着肚皮打官司一样。 因此,家长们就希望把账目摆在明面上,如果明细一出,大家看到后也没有话可讲,该交还得交,又不是花在别人孩子身上,都是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 如果是有些开支可有可无,那么就投票决定,看这个活动需不需要参加。就是先把规则说清楚,后面才不会乱。 因此,很多家长反映,不是觉得这1000元多了,而是觉得这个收费的方式不合理。 如果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可能80%的家长也不会多说什么;至于还有少数家长确实经济困难,要抱怨两句,那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最终还是要大家协商着来。既然是一个班级,同学们是同学,家长们也相当于是一个大家庭。 既然选这些人当家委,那么就应该考虑到大家的利益,考虑到不同人的经济条件,考虑到不同人的想法和观点。 如果家委高高在上,不体谅班上其他同学的家长,用权威搞“一刀切”,那是不可取的。 虽然当家委很容易得罪人,但是做得好还是能够受到大家拥护的,最主要的还是要想想怎么样才可以服众。 只要做到自己的发心是好的,做法是温和的,是通过协商决定的,账目明细是清晰可见的,相信家长们不会有太多意见。 教育局接到投诉后,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这笔收费确实影响了一部分家长的生活,给他们增加了负担,那么肯定会叫停。 那么,家委收取1000元班费,家长质疑金额过高、明细不公开且收费方式不当,从法律角度该如何看待呢? 根据《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委会作为家长自愿组成的组织,主要职责是促进家校合作,并未被赋予法定的收费权力。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此可类比为家长)有权知悉费用用途,并有权自主决定是否支付。 家委的这种收费行为存在不合规之处,侵犯了家长的知情权。 家长有权对不透明、不合理的收费行为提出质疑和申诉,若家委不能妥善处理,可能面临家长向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投诉,甚至引发法律纠纷。 对于家委的这种做法,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素材来源于齐鲁晚报。

0 阅读:276

评论列表

白云无尽时

白云无尽时

1
2025-09-20 15:28

妖孽

胡萝卜说法

胡萝卜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