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展格局 国民党世代交替启动 国民党主席辩论,郑丽文以组国民党外“在野”大联盟凸显可团结不同意见的人为基调,张亚中强调理念价值及两岸和平进程,罗智强著墨政绩与为党的贡献外,更想说服国民党员“立委”兼主席能强化战力;三人都强化优势期待建构区隔,但面临县市长及台湾大选的实际政治环境,倘以此聚焦,罗郑仍技高一筹,明显胜出张,至于郝龙斌没来参加,已失先机。 先谈主轴战略,罗智强试图放大“立委”优势,以反罢胜出为轴,辐射到协助国民党内同志、为国民党募款,并以黄国昌、江启臣“立委”兼党主席之例来佐证,强调当选后国民党党中央与立院党团的深化串连,甚至用强势提告胜出的案例企图作为日后绿军“抗中抹红”的有效反制,更提到不分区“立委”由2028大选候选人决定,具体事证确实较易说服国民党党员。 郑丽文以自己居民调支持度首位来凸显有拓票年轻人的能力外,也提到关心基层,反罢战役中为同志站台,组建国民党党外大联盟来团结在野,并对选举的蓝白合机制建构,提出较具体的运作方案,更提到主席若与2028大选候选人意见不同时“当然以候选人意见为主,这才是造王者”,也有其策略脉络。 至于张亚中,多著墨重建党的理念并强化两岸和平建构的方法论,包括从恢复“国统纲领”到进行国共政治对话,且在大选前为台湾谈出两岸和平方案,并批评罗郑两岸论述空洞,且张也多次点名打罗,欲抛开郑、形塑与罗对决的态势,来延续日前和赵少康驳火所累积的能量。但张较少对如何和党团互动、争取年轻票、蓝白合、反制绿营抗中抹红等实务问题深刻著墨,遑论说服力。特别是他点出若和2028候选人意见不一时,仍称会清楚表达核心立场、不容退让,但相对于郑的“造王者”回应,张“不容退让”的论述恐引发2028大选候选人与国民党党中央的争执或冲突,反而为胜选埋下变数。 此外,理想与现实应如何平衡,或许才是要带领蓝军重返“执政”主席的必修学分,这点罗郑确实狠甩张,毕竟不熟稔党团运作与生态,便无法统御党团与党鞭,担任过“立委”的罗郑对此都得审慎为之,何况张根本没当过“立委”;张虽有两岸和平进程,但无法有效反制绿营抗中抹红操作,甚至恐有令不出国民党党中央的窘境,更难的是蓝白合,上届辈分极高的马英九都出手,最后仍功败垂成,更凸显结盟实务绝非纸上谈兵。 基于此,罗郑无疑在辩论中占了上风,世代交替的齿轮已经启动,毕竟政治的现实绝非靠理念或想当然耳便能解决,罗郑论述固然也有盲点,但以能够落地实践的逻辑做出发,好歹仍有机会在绿营执政优势下匍匐前进、稳中求胜。
国民党主席辩论战:蔡正元一语点破关键,提名成功就赢一半!国民党主席选举首场辩论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