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将领中,刘峙贪财贪色,一向有猪将军绰号。但相较于汤恩伯的六亲不认,刘峙的为人处世倒是有几分人情味。 刘峙的名字,要真说起来,其实挺尴尬。 有人说他是“猪将军”,说得难听,可回头看,也不是全无缘由。 他出身不好,江西吉安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死得早,家里揭不开锅。他妈带着他艰难过活,后来改嫁给了一个军人。小刘峙被带到养父家,一下子成了“外人”,吃了不少冷眼。 再后来,就是辛亥革命。 一堆年轻人热血上头,刘峙也混进去了,做学生兵,跟着乱。 你说他一开始是不是聪明?有点。 他知道自己没背景,就必须混得快点、狠点。1921年他跑去广东,投了许崇智的部,做个小副官。碰巧蒋介石是许的参谋长,俩人这才有了交集。 那时候粤军排外,蒋介石身为“客将”,被孤立得不轻,刘峙正好是同乡,俩人一拍即合。这点渊源,后来帮了他大忙。 到了1924年,蒋介石当了黄埔军校校长,拉了何应钦当总教官。 这条线一捋,刘峙也就顺理成章成了战术教官,还进了教导团,步步高升。黄埔那个环境,不是你能打就成,得有人罩着,也得会看人脸色。刘峙显然知道这一套。 一次次作战机会,他都不含糊。东征陈炯明,打淡水那场仗,敌人都快冲到指挥部门口了,他硬是顶着冲了一波,打退了,蒋介石记下了这份情。 1925年,何应钦升官让位,他接了团长,又继续往上爬。 到了北伐时,王柏龄搞丢了阵地,他临时接手,打得孙传芳措手不及,一战成名。 一路打到南昌、再到浙江,声望水涨船高,到1935年,他已经是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 可你要说他真有多能打,那也未必。 他有几场漂亮仗,大多是以强打弱、敌人内部乱,加上点运气。 真碰上硬骨头,就不一定了。 比如1937年,抗战一开打,他守保定那一仗,打得一塌糊涂。三道防线,被日军一口气打穿。刘峙吓得跑了,连保定都没守几天。有人讽刺他“长腿将军”,说他逃得比马还快。他本来就是个矮胖子,被这么一说,全军上下都乐了,面子挂不住。 其实当时国民党普遍准备不足,输仗不稀奇。 可刘峙这败得太快,太难看。石家庄、邯郸全没了,一路丢到底。蒋介石忍了,但也忍不下去,罢了他的官。可你别看蒋介石表面撤了他,心里还是舍不得的。 毕竟是旧人,信得过,别的将领不听话,刘峙肯听。 果然,到了重庆时期,又让他去当防空司令。也不知道是不是蒋介石让他去“冷板凳”上歇一歇。可刘峙这个位置,正赶上重庆被日军狂轰滥炸。 1941年,防空洞那桩惨案,几千人被闷死,惨不忍睹。事后有人说他派士兵去捡尸,顺便劫财,把还有气的人也掐死了。 是不是他下的令,没人能证实。但社会舆论一边倒,全都骂他。这下,刘峙算是彻底臭了。 可奇怪的是,1946年内战打响,蒋介石又把他请出来了。 为什么?说白了,很多将领反对打内战,不想再替蒋介石拼命了。刘峙不吭声,一声不吭地接了。他清楚,自己口碑再烂,只要还听话,就能捞回来。 这回他打的是刘伯承、邓小平的部队。说难听点,这就像拿根鸡毛去碰铁锤。刘峙一败再败,根本站不住脚。蒋介石急了,又把他撤了。 但你看他还挺会躲,战败后跑回南京,也没见被追责,反倒又给了个虚职。 1948年,淮海战役开始。蒋介石本来想派白崇禧守徐州,白说愿意,转头就溜了。蒋一看,没人用了,只能再把刘峙拎出来。 他还是那个老模样,调兵布阵一套套的,讲起来头头是道。但这战役,不是靠嘴打的。 当时国民党在徐州周围集中了60万人,重武器一大堆。解放军兵力差不多,可装备远远比不上。本来刘峙以为可以守,他守,等对方来攻,再集中火力打反击。算盘打得挺响,结果解放军不按套路来。先吃黄百韬,又吃黄维,再围杜聿明,整场战役打得国民党分崩离析。 55万兵力,被吃了个干净。蒋介石气疯了,当场把刘峙撤了。 别人都以为这回他完了,谁知道,蒋只是让他滚一边去,没下死手。 后来,国民党败局已定,刘峙早就看清形势,他干脆躲去了印尼。 印尼那几年,是他人生最奇特的一段时间。他老婆黄佩芬是师范出身,在华校教书。他闲着没事,也去代了几节课。谁想到,他讲课还挺受学生欢迎,结果学校真给他转正了,一口气教五门课。老婆本来指望这点工资维持家用,结果被他把饭碗也抢了。 他在印尼小心翼翼地过日子,不敢暴露身份。 可纸包不住火,1952年,一家报纸曝出他的老底。蒋介石一看气炸了,这不是丢人吗? 让一个堂堂上将,跑外面当老师,还是在印尼,被人当猴耍。 于是派人劝他回台,给了旅费和入台证。 1953年,他回了台北。下飞机那一刻,顾祝同、胡宗南、汤恩伯全来接他。这几位都是一个下场——当年风光无限,现在被打入冷宫。刘峙去见蒋介石,照例挨一顿臭骂。 他不吭声,蒋骂够了,给他发了份“国策顾问”的聘书,混口饭吃。 晚年,他住在台中,不再问事,1971年,刘峙去世,没有多少人提起。
在国民党将领中,刘峙贪财贪色,一向有猪将军绰号。但相较于汤恩伯的六亲不认,刘峙的
不急不躁文史
2025-09-21 04:45:11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