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市“济南惨案纪念堂”里,一尊铜人雕像总让来参观的人驻足,这是民国之后我国第一位抗日烈士——蔡公时的全身铜像。 这铜像1930年铸成,之后在海外“漂泊”了70多年,直到2005年才终于回到济南,回到这片蔡公时用生命守护的土地。 蔡公时是江西九江人,当年任国民政府山东交涉公署交涉员,谁也没想到,他到任还没满一天,就遇上了改变无数人命运的济南惨案。 1928年5月3日,日本军国政府打着“护侨”的幌子出兵山东,明目张胆干涉中国内政。 那天,50多个日军带着武器闯进济南商埠经四路小纬六路的山东交涉公署,逼着里面的工作人员交出武器。 蔡公时见日军如此蛮横,立刻站出来据理力争,还用日语厉声抗议: “这里是中国政府的外交机关,不是打仗的地方,你们不懂外交规矩,就别在这撒野。你们日本出兵济南,说好了是保护侨民,怎么反倒乱闯中国官署,捆绑中国官吏?” 日兵根本不听,反而对着职员们的头脸乱划乱刺,蔡公时看着不忍心,又好言好语要求跟日领事馆商量,可日兵只丢过来一句“你不配”。 即便这样,蔡公时还是帮着惊恐的职员们翻译双方的话,想尽量维持秩序。 后来日兵领来个指挥官模样的日本人,这人坐下就叫蔡公时下跪,蔡公时梗着脖子说:“要杀就杀,想让我在你们日本军阀侵略者面前下跪,绝不可能!” 日本军官见状,当场开枪打死一个蔡公时的随员,见蔡公时还是没怕,又打死一个职员。 接着那军官拿出一张纸,用日语大声念,蔡公时听了,沉重地跟大家翻译: “这是日军第六师团长福田的命令,要剥了我们的衣服枪毙我们。咱们没别的路,只能守住气节,去死也不能丢中国人的脸!” 日本军官说蔡公时带头抗命,拔出刀划伤蔡公时,接着又要去杀其他职员。 蔡公时想保护下属,大声骂道:“倭寇就是禽兽,把我们当古代奴隶主手里的战俘虐杀!”这话把日兵的注意力又引到他身上。 日军气坏了,第二次挥刀,蔡公时双眼失明,还是高喊:“日寇非要杀我们,这国耻什么时候才能雪?野兽们尽管来,中国人能杀不能辱!” 他还用九江口音的国语念叨:“没想到我们没死于枪林弹雨,倒死在这群强暴的倭奴手里!” 旁边的日本军官狞笑一声,再次举刀捅向蔡公时,即使胸口全是血,他还在用鼻音表示对敌人的看不起,最后蔡公时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流尽鲜血,壮烈牺牲。 这场济南惨案,总共6123人遇难,1701人受伤,连17名中国外交人员都惨遭杀害。 1928年5月9日,国民政府给全国发了通知,说文件到了之后一周里,每次大家集合,都要为死难的烈士默哀3分钟。 从这以后,5月3日就被定为了“国耻日”。 李烈钧当年给蔡公时题词“外交史上第一人”,这七个字背后藏着的,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少有的硬气。 咱们都知道,近代中国老受列强欺负,外交上大多时候都是妥协退让。 官员们要么签不平等条约,要么只能忍气吞声,很少有人敢在外交场合跟侵略者硬刚,还敢用命去护国家尊严。 蔡公时站在自己国家的外交机关里,面对日军的刀枪,没想着低头,反而用外交规矩反驳对方,哪怕知道要被杀,也没丢中国外交人员的骨气。 他这不是个人逞能,是代表中国跟“侵略有理”的歪理叫板,让全世界看到,就算中国当时弱,也有不低头的外交人。 这种把外交职责和民族气节拧成一股绳的做法,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是头一回。 所以“外交史上第一人”的评价,是肯定他打破了“弱国无外交尊严”的憋屈局面,给后来的外交人员立了个榜样——外交不光是谈判,更是要守住国家的脸面。 民国1912年成立后,日本没少欺负中国,像“二十一条”那样的事也发生过,但之前很少有像蔡公时这样的高级官员,还是外交系统的,直接在对抗日本侵略的时候被杀。 他不是在战场上打仗牺牲的,是在外交岗位上,为了护国家主权、护中国官员的尊严死的。 他死的时候喊的“中国人可杀不可辱”,不光是自己的骨气,更像一声警钟,让全国人都醒过来,知道面对侵略不能再忍。 所以说他是“民国后首位抗日烈士”,不只是说他死得早,更因为他是民国时期官方层面正面抗倭的第一个精神标杆。 那铜像在外面漂了70多年,就像蔡公时的精神一直没被忘记,现在回到济南,就是要让今天的人看到,当年有这样的中国人为国家拼命,我们现在更要守住这份尊严。
山东入室抢婴一审宣判,4名被告1人死缓,2人无期,1人有期徒刑15年。据悉其中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