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发微博:“今天不是武汉大学,而是中国高校意识形态存在很大问题,一些老师不是

豌豆大说法 2025-09-22 11:43:03

项立刚发微博:“今天不是武汉大学,而是中国高校意识形态存在很大问题,一些老师不是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而是站在敌视我们的立场,抹黑我们文化,对抗发展,否定成就的对立面上,这些问题,已经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我们必须承认,高等教育是塑造青年价值观的关键环节。 大学课堂不是私人言论的自由市场,而是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 近年来,个别教师在教学中传播片面史观、鼓吹西方制度优越论、贬损中国发展模式的情况确实存在,并非空穴来风。 比如此前某高校教师在社交媒体公开质疑抗美援朝,引发广泛争议;还有学者在讲座中将中国传统文化概括为“落后文明”,遭到学生举报并被停课处理。 这些事件虽属个案,却折射出某些学术圈层中存在的价值偏差。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倾向有时披着“学术自由”“独立思考”的外衣,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误导性。 一些教师以批判性思维为名,实则进行选择性叙事,只讲问题不讲成就,只谈阴暗面不提进步。 他们可能不会直接攻击政权,但通过长期的价值渗透,潜移默化地削弱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制度自信。 这就像温水煮青蛙,短期内看不出危害,长期积累却可能动摇国家软实力的根基。 当然,我们也应避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为“敌我矛盾”。大多数高校教师是爱国敬业的,他们在科研攻关、教书育人一线默默奉献。 不能因为少数人的不当言行,就否定整个知识群体。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与纠偏机制。 值得肯定的是,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行动。 武汉大学此次对相关事件启动复核程序,正是这一治理链条中的具体体现。这不应被视为一场风波的收尾,而应成为系统性整改的开端。 我们还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话语权的争夺。过去一段时间,某些学术领域过度推崇西方理论范式,导致解释中国问题时出现“水土不服”。 比如用自由主义经济学否定中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用西方政治学框架贬低中国治理模式的适应性。 这种知识体系上的依附性,如果不加以扭转,就会持续为错误思潮提供“学术背书”。 真正的解决之道,不仅在于加强监管,更在于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要鼓励学者立足中国实践,提炼中国经验,形成能够解释中国道路、讲述中国故事的理论话语。只有当我们的学术产出真正扎根于本土现实,才能从根本上抵御外来意识形态的侵蚀。 当然,强调立场不等于排斥批评。 健康的爱国教育,应当允许理性的质疑和建设性的批评。 但我们反对的是那种脱离国情、带有预设立场的“批判”,那种把我们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上升为原罪的论调。 真正的知识分子,既要有批判精神,更要有建设担当。 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高校教师更应自觉成为主流价值的传播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只要坚持法治原则、尊重教育规律、强化责任落实,完全可以在保障学术活力的同时守住底线。 一个自信的地方,理应容得下真诚的赞美,也经得起善意的批评,但绝不能容忍恶意的解构。 信息来源: 飞象网项立刚微博 25-9-20 看了看武汉大学这个通报,我觉得是能接受的。

0 阅读:55
豌豆大说法

豌豆大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