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不怕芯片卡脖子吗?卡脖子的前提是你得有脖子。老美想制裁俄罗斯半导体,结果发

小胖胖说科技 2025-09-22 11:57:26

俄罗斯不怕芯片卡脖子吗?卡脖子的前提是你得有脖子。老美想制裁俄罗斯半导体,结果发现对方在芯片领域穷的只剩电子管。

几十年前,苏联工程师就琢磨着怎么让设备能撑住核爆炸那种极限环境。他们一门心思盯着电子管搞研发,这东西结构老旧但硬抗电磁冲击,关键时刻绝对不会掉链子。

后来这些电子管不但没被淘汰,反倒用在导弹、卫星等关键武器系统里。

到了现在西方全面断芯片,俄罗斯军工还是靠得住,不靠进口的新货照样出厂,用的就是这些半个世纪前的家底。

俄罗斯在芯片工艺上连西方的尾灯都看不见,大部分军用芯片技术停在十几年前。但有意思的是,他们并不在乎参数漂亮。

造卫星、导弹、战机,有个足够用的16纳米处理器就能搞定大多数任务,稳定、抗干扰才是硬道理。

像米格-25这种飞机,很多国家以为里面用了什么超前材料,但里面就是大量现成的不锈钢,加上强劲的发动机。这种做法简单粗暴,没工艺可炫,但解决了问题,谁能说不行呢?

所以俄罗斯面对芯片制裁,并没有试图在科技水平上硬怼西方,而是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卫星和导弹领域都是老芯片、电子管齐上阵,一个系统坏了随时切换,抗干扰、抗冲击,管你有没有进口货。真要打起来,靠的不是花里胡哨的数据处理速度,而是系统可靠、能扛事。

当然,这条路走得没那么轻松。信息化战争对即时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要求越来越高,西方战机、无人机飞控用上了更复杂的小芯片,俄罗斯系统在融合数据的时候反应慢了半拍,也容易出现短板。

这些隐患他们也看得清楚,所以在芯片不够用的情况下,工程师们会通过优化软件、改进电路,把硬件的短板补一补,尽量不让队伍掉队。

俄罗斯能挺住,一方面是家底厚,前苏联时代积累的技术储备还有得用,另一方面是人手上的工匠精神,每一批军工子弟进厂都得跟着老师傅学调设备。

碰上物资短缺的时候,还能自己动手修设备。这些东西说起来老土,但放到连续制裁的环境下,就是救命的本钱。

库存里堆满了备用电子管和芯片,遇到突发情况,工厂能马上切换,不用担心被美国卡住命门。

不过技术积累要是跟不上,慢慢就会出现越来越多被动。这一点俄罗斯也明白,所以现在加快本土替代,搞自己的16纳米芯片,哪怕慢,起码能有个底。

说到底,与其执着“科技树点满”,不如用手里现有的工具先撑过眼前的风浪。当资源有限、被堵死路的时候,也许这才是最靠谱的生存思路。

0 阅读:76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7

用户10xxx87

3
2025-09-22 13:01

16芯片,他做的出来个毛,真正我们单纯的全套都是做不出来,

小胖胖说科技

小胖胖说科技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