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索赔800亿?赞比亚环保风波背后的中企真相!

探修説 2025-09-22 12:28:45

最近赞比亚传出要中国企业赔偿 800 亿美元的消息,乍一听确实吓人一跳。但仔细捋一捋,这事儿远没表面上那么简单。 事情的起因是今年 2 月赞比亚铜带省的一座中资尾矿库发生溃坝,大约 5 万立方米含有重金属的酸性矿浆流入当地河流,导致鱼类死亡、农田被毁,甚至影响到周边 30 万户家庭的饮用水安全。 这种环境污染确实让人揪心,中企也第一时间堵住泄漏口,配合赞比亚政府处理事故,还给受损居民赔偿。按常理说,该担的责任我们绝不推诿,可这 800 亿的天价索赔,明显是脱离实际的 “狮子大开口”。 要知道,赞比亚全国一年的 GDP 才不过 300 多亿美元,800 亿相当于他们三年的经济总量。就算把涉事企业整个卖了,也凑不出这个数。 这背后很可能是当地部分居民在西方环保组织怂恿下,想通过诉讼敲一笔 “环保税”。更讽刺的是,事故发生后,赞比亚政府已经公开肯定了中企的处理工作,还强调中赞合作对当地经济的重要性。这说明当地官方心里清楚,把中企逼走对谁都没好处。 其实这些年中企在赞比亚的贡献有目共睹。光是矿业投资就超过 200 亿美元,解决了 15 万人的就业,还修了铁路、医院和学校。 就拿谦比希铜矿来说,中资接手前濒临破产,现在成了赞比亚最大的纳税企业之一。当地老百姓心里也明白,要是没中企,很多家庭连饭都吃不上。 这次事故后,不少工人主动站出来替中企说话,说 “不能因为一次意外就否定所有贡献”。 但树大招风,总有一些势力见不得中非合作好。西方媒体一边炒作 “中国污染论”,一边却对自己国家企业在非洲的环境恶行装聋作哑。 比如英国公司在尼日利亚的石油泄漏,造成的生态破坏比这次尾矿库事故严重十倍,最后只赔了几千万美元就了事。这种双重标准,说白了就是不想让中国在非洲站稳脚跟。 不过中非合作的根基是打不垮的。事故发生后,中赞双方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邀请国际环保专家参与评估。 相信等调查结果出来,那些漫天要价的谎言自然会不攻自破。毕竟,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一次误会就分道扬镳,而会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 800 亿的闹剧,最后大概率会在事实面前收场,但它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海外投资,环保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松,只有把责任扛在肩上,才能让 “一带一路” 走得更稳更远。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