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美国这下慌了! 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持仓降到2009年以来最低点,8月更是一口气减持164亿美元。 这可不是小事儿,中国手里曾经握着上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现在一步步减少,美国人心里肯定打鼓。 毕竟全世界都知道,美国政府的开支很大一部分靠发国债撑着,中国作为长期“大买家”之一,突然开始撤了,换谁都得琢磨琢磨怎么回事。 有人说中国减持美债是为了应对自己的经济压力,比如人民币汇率波动或者外汇储备结构调整。但仔细想想,事情没那么简单。 美国这几年疯狂印钞、加息,国债规模突破33万亿美元,利息负担越来越重,谁还愿意死死抱着可能贬值的资产呢?中国这时候减持,更像是一种冷静的财务决策,而不是单纯的政治较劲。 不过问题来了,中国不买美债,美国钱从哪儿来?答案可能是“自己人接盘”。数据显示,美联储和美国国内机构投资者其实在增持国债。 但长期来看,如果国际买家持续退出,美国发债成本只会越来越高——这不是猜测,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涨到4.5%以上,创下十几年新高,说明市场正在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 还有人担心这是不是“金融脱钩”的信号。其实从2018年贸易战开始,中美之间的资金流动就在悄悄变化。中国不光减美债,还增持黄金、扩大与其他国家的本币结算。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十个月增持黄金,黄金储备超过2100吨。这种布局明显是在分散风险,不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说到底,国家之间买卖国债从来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信任游戏。中国减持美债背后,既有利率、汇率的算计,也有战略层面的考量。 美国人嘴上说不慌,但国债要是真找不到足够买家,美元的地位迟早会动摇。这不是中国要不要“砸盘”的问题,而是市场信心还能撑多久的问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2019年,巴西欠中国的800亿国债还不上了,总统博索纳罗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和
【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