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1日,菲律宾多地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抗议小马科斯政府,抗议亲美政策,抗议腐败,抗议特权阶级! 这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腐败问题是点燃民众怒火的关键导火索。菲律宾财政部估计,2023至2025年间,防洪工程腐败致使经济损失高达1185亿比索(约20亿美元),但也有人认为实际损失接近180亿美元。 今年7月,台风在菲律宾各地引发洪灾,众多不合格甚至根本不存在的防洪工程随之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自2022年7月至2025年5月,有5450亿菲律宾比索的公共资金投入到防洪项目中,然而,诸多问题却接踵而至。 菲律宾布拉干省一处耗资7700万比索的防洪项目本应在2023年7月完工,可实际上该设施根本不存在,当地居民区依旧饱受洪灾威胁。 马科斯视察发现,另一处拨款5500万比索的防洪工程也未开工。不仅如此,在调查过程中,众多议员也被卷入其中。 菲律宾参议院议长奇兹・埃斯库德罗承认,在2022年选举期间,一家获得防洪工程合同的承包商向他捐款3000万比索。最 终,他因这一丑闻遭到罢免。而菲律宾众议院议长、马科斯的表弟马丁・罗穆亚尔德斯同样深陷丑闻,面对指控,他虽坚决否认,称这些是“谎言与恶意诽谤”,但在9月17日,他还是宣布辞职,声称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反腐败调查。 这一系列腐败事件,使得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荡然无存,他们难以容忍公共资金被肆意挥霍,因此选择通过游行示威来宣泄愤怒,强烈要求政府彻查腐败,严惩相关责任人。 小马科斯政府的亲美政策同样引发民众的强烈抗议。自小马科斯上台后,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发生显著转变,逐渐倒向美国。 菲律宾同意在现有5个军事基地的基础上,再向美国开放4个军事基地,还积极参与与美日举行的峰会,并且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愈发挑衅的态度。 这种亲美行径,让菲律宾在地区局势中面临巨大风险,民众忧心忡忡,担心国家会因此卷入不必要的冲突,自身安全和国家利益也将受到严重损害。 此外,美国的贸易政策也给菲律宾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今年7月,特朗普宣布对从菲律宾进口的商品征收19%的关税,这一举措对菲律宾的支柱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大量民众面临失业困境。 然而,小马科斯政府在与美国的沟通协商中,并未取得理想成果,未能有效维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这进一步加剧了民众对政府亲美政策的不满,促使他们加入到游行示威的队伍中,以表达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反对。 菲律宾社会长期存在的特权阶级问题,也是引发此次大规模抗议的重要因素。以马科斯家族为代表的特权阶级,在菲律宾的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绝对的影响力,享受着各种特权。 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却对普通民众面临的贫困、失业以及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视而不见。此次防洪工程腐败丑闻,更是将特权阶级的贪婪和腐败暴露无遗。 他们肆无忌惮地挥霍公共资金,而普通民众不仅要承受腐败带来的恶果,还要为特权阶级的行为买单。 这种社会的极度不公平,让民众心中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彻底爆发。民众渴望打破特权阶级的垄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借助这次游行示威,向特权阶级发出强烈抗议,要求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状。 此外,前总统杜特尔特宣布每年的9月21日为全国抗议日,这一举措为此次游行示威提供了特殊的历史背景。 1972年的这一天,马科斯的父亲、前总统老马科斯宣布全国戒严,这一事件给菲律宾民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伤痛记忆。 在当前小马科斯政府面临众多问题的情况下,民众选择在这一天走上街头,既包含了对历史的反思,也表达了对现实状况的强烈不满。他们希望通过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举行抗议活动,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当前诸多问题的高度重视,推动问题的解决。 菲律宾多地爆发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是腐败问题、亲美政策、特权阶级以及特殊历史背景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民众的诉求清晰明确,他们期望政府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此次游行示威活动无疑给小马科斯政府敲响了警钟,政府必须认真对待民众的诉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否则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政治危机和社会不稳定局面。
当地时间9月21日,菲律宾多地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抗议小马科斯政府,抗议亲美
天天纪闻
2025-09-22 14:43:41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