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笔下的一位大“卖国贼”,被日方砍掉经费,却转头给中国培养了三位院士,甚是让人意外! 有这样一位日本科学家,被认为是近数十年来最接近拿到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之一。他能被这么重视,是因为他的科学研究对东亚,乃至全球的光电化学发展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却在日媒笔下被骂成“卖国贼”,还曾被刻意克扣科研经费,而他在日本会遭到如此特殊对待,则与他的“中国情节”有关,此人便是国际著名光化学科学家藤岛昭。 他197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并顺利拿到应用化学博士学位。而毕业的第二年,他就曾在全球著名的科技杂志nature上发表自己的论文著作,一跃成为当时日本知名的青年化学家。 而且他当时主导研究的光能转化技术,恰好是日本急需的存在——因为在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这让全世界都意识到石油这种传统能源不安全。 日本恰好由于是岛国,严重缺乏能源,所以当时日本必须寻找一种更安全的能源。那藤岛昭研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技术,完全能成为日本逐步代替传统化石能源的关键新兴能源。 所以他的技术成果很快在日本应用起来,也正因这个科研成果影响巨大,他才一度被认为有概率拿到诺贝尔奖。 不过就在藤岛昭事业如火如荼之际,日媒出却出现对他极为不友好的言论,比如有人称他为“卖国贼”,而他当时所供职的日本研究机构甚至还曾刻意克扣过他的研究经费。 当然,藤岛昭会受到这般区别对待,是因为他当时对中国留学生太友好。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和世界接轨,这让大家意识到本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准比世界先进级别确实差距不小,所以我国开始往科技强国派出留学生,希望能学习他们的技术来建设祖国,发展本国科技。 但其实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期间会受到歧视,而藤岛昭却成为那时西方科学界极少数对中国留学生没有任何歧视的学者。 据统计,在过去40年内他培养了数十位中国留学生,其中还有三位院士,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中心的首席科学家、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的院长江雷。 1992年,江雷毕业于吉林大学,后作为中日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进入日本东京大学的藤岛昭实验室深造。在培养江雷之际,藤岛昭就无任何私心,在其博士毕业后藤岛昭更是将其引入日本科技厅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这是当时日本的顶尖研究机构之一。 可以说,江雷在老师的助力下,已经能接触到日本最前沿的科技,后来江雷更是当上主管光电界面相变控制的课题组组长,这段经历为他后面的科研生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藤岛昭对自己学生取得的成果也很欣慰,甚至在2000年亲自来中国看望过自己的得意门生。而除了江雷以外,刘忠范和姚建年这两位才俊也都是他的学生。 当时他们两个主攻方向,也都是非常关键的化学分子工程技术。更难能可贵的是藤岛昭除了接待中国留学生以外,他对我国的技术发展也极为感兴趣,甚至愿意支持中国技术进步。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迅速与国际社会接轨后,藤岛昭是第一批踏上中国大陆的顶尖西方科学家之一。他当时平均每年都要来一次中国,并且每次都会与中国科学界展开深度交流。 据统计,他先后访问过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技院大学等高级学府,在我国的这些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中都留下了自己的学术思想。 所以藤岛昭虽然是一位日本科学家,但他的大公无私、有教无类以及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支持仍然值得大家所铭记。但也正是这一点,让他在日本国内遭受到攻击。 虽然中日建交后两国关系正常化,甚至那时两国在很多方面有合作。但由于历史地缘政治的因素,两国关系仍然比较复杂,在日本国内很多政客对中国抱有警惕。 所以他们认为藤岛昭倾尽全力培养中国留学生,是在资助日本的“潜在敌人”,也是他们在背后串通媒体,宣传藤岛昭是日本的“卖国贼”。 如果换成其他科学家,面对这种压力恐怕早就坚持不住了,甚至有可能会选择与中国留学生划清界限,这也能避免自己再受到舆论攻击。 但藤岛昭却没有这么做,他从来没有掩饰自己对中国的喜爱,甚至一直在加深与中国的联系。比如在2003年,他就受聘成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在2018年又被北京市聘为中关村海外战略科学家。 2021年,他更是带着自己的科研团队,亲自赶到中国,并加盟上海理工大学。现在来看,他似乎是准备将自己最后的时间都留在中国,说不定以后他还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科学家。 这也代表一种趋势,以后愿意来中国搞研究的外国科学家必定会越来越多。因为就连美国的一些顶尖科学家,现在都有来中国搞研究的想法。 若是这些外国科学家能来中国,对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也是有利无害,毕竟想要培养一位像藤岛昭这样的顶尖学者,所要花费的资源和时间都是天文数字。 而且这种级别的科学家,有时候也不是靠资源就能堆出来,没有足够的天赋,再多资源也没用,所以任何一位顶尖科学家愿意来中国搞研究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怪不得石破茂麻溜辞职了……
【2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