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不是大发慈悲,而是迫于无奈。当地时间21日,英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英国不仅自己承认,还把昔日的小弟澳大利亚、加拿大拉上了。 更有意思的是,英国没打算自己单打独斗,还悄悄拉上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两个昔日的小弟。 要知道,这仨以前在中东问题上,基本都是跟着美国和以色列的节奏走,如今突然集体转向,背后的算盘打得比谁都响。 英国心里清楚,光靠自己的分量,在这事上掀不起多大浪花,拉上这两个同属英联邦的“自己人”,既能壮声势,又能分担来自美国和以色列的压力,算盘珠子都快崩到脸上了。 先说说英国自己的窘境。这两年英国国内乱得够呛,经济增长乏力,通胀居高不下,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对政府的怨气越来越大。 偏偏中东局势又火上浇油,加沙地带的冲突持续发酵,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的同情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英国国内的穆斯林群体本就不少,看着加沙的惨状,抗议游行一场接一场,直接冲击着国内的社会稳定。 政府要是还像以前那样偏帮以色列,别说平息民愤了,搞不好还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这种时候承认巴勒斯坦国,多少能给国内的反对声音降降温,也能在国际上赚一波“人道主义”的好名声,算是给内外交困的自己找个台阶下。 再看国际上的风向,英国也不得不跟着转。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地位,连一些欧盟成员国都松了口。 要是英国还死扛着不表态,只会被孤立在国际社会之外,原本就因为脱欧受损的国际影响力,只会进一步缩水。 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一直没放下过重塑国际话语权的念头,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顺应当前的国际潮流,既能修复和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又能在中东事务中重新刷一波存在感,这种一举两得的事,英国没理由不做。 当然,拉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不是随便拍脑袋的决定。这两个国家和英国的关系不用多说,历史上的渊源让它们在很多国际问题上都愿意跟英国保持步调一致。 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最近也面临着类似的压力。澳大利亚国内有不少移民群体关注中东局势,政府同样要考虑国内的民意;加拿大则一直想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跟着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正好能符合自己的外交定位。 而且,这俩国家跟着英国一起行动,也能减少单独行动时来自美国的压力,毕竟“法不责众”,三个国家一起表态,美国就算不满,也不好对它们下太重的手。 不过,英国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它可没打算彻底跟以色列撕破脸。这次承认巴勒斯坦国,英国特意留了不少余地,比如强调这是“有条件的承认”,还要求巴勒斯坦方面继续推动和以色列的和平谈判。 说白了,英国就是想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找个平衡点,既不得罪阿拉伯世界,也不想失去以色列这个在中东的重要盟友。毕竟以色列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实力摆在那儿,英国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和以色列合作,真把关系搞僵了,对英国没什么好处。 美国那边的态度也让英国不得不小心应对。这些年美国一直是以色列最坚实的后盾,以前在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上,美国一直持反对态度。 但最近美国的立场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随着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的同情越来越多,美国也开始意识到,完全偏帮以色列不利于自己在中东的利益。 英国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觉得现在是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最佳时机,既不会彻底激怒美国,又能顺应国际潮流。而且,英国这么做,也算是给美国提了个醒,让美国知道中东局势已经不是它能完全掌控的了,得考虑国际社会的声音。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跟着英国行动,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对澳大利亚来说,跟着英国一起承认巴勒斯坦国,能改善和周边伊斯兰国家的关系,这对澳大利亚的外贸和地区安全都有好处。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出口一直依赖国际市场,和阿拉伯国家搞好关系,能为自己的经济发展争取更多机会。 加拿大则希望通过这件事,提升自己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毕竟在国际事务中积极表态,能让更多国家看到加拿大的存在。 但不管怎么说,英国这次承认巴勒斯坦国,本质上还是迫于无奈。它不是真的想为巴勒斯坦伸张正义,而是在国内民意、国际压力和自身利益的多重考量下做出的选择。从拉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一起行动就能看出来,英国没底气单独面对这件事带来的后续影响,只能拉上“小伙伴”一起分担风险。
卡塔尔的反击超乎美以认知,如果完美实现目标,那么中东格局将彻底改变,以色列将非常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