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转变了。为什么转变?这一点不怪中国,责任全在泽连斯基。

当永安 2025-09-23 11:43:32

中国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转变了。为什么转变?这一点不怪中国,责任全在泽连斯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过去几年,中国对乌克兰的态度其实挺积极的。无论是农产品进口,还是基建投资,甚至在科技教育上的合作,中国都给过不少机会。乌克兰一度还是中国在东欧的重要伙伴之一。 尤其是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乌克兰和俄罗斯关系紧张,中国并没有借机落井下石,反而保持了相对平衡的合作关系。换句话说,中国给足了面子,也给了机会。 可现实是什么?泽连斯基政府上台后,乌克兰的外交路线彻底跑偏,选择全面倒向西方。 偏向也没问题,国家有国家的选择,但问题是乌克兰在倒向西方的同时,还主动去得罪中国,甚至把中国当成了出气筒。 先看最典型的一件事。中国企业曾经想收购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那是一家军工和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重要企业,对中国来说,这样的合作不仅是商业行为,也是科技升级的关键一步。 可结果呢?泽连斯基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硬生生阻止了交易,还反手把中国企业告上国际仲裁。 中国投资的钱白花了,还被扣上所谓“威胁国家安全”的帽子。说白了,这就是吃人嘴里的还要打人手里的。 这件事直接伤了中国的心。毕竟,中国是拿真金白银投资的,可乌克兰却拿中国当成政治筹码。泽连斯基当时的态度很明确:宁可得罪中国,也不能得罪美国。 问题是,美国真给了乌克兰什么好处吗?除了不断承诺的“支持”和一点军援,乌克兰从美国那里没得到真正的发展机会。反而因为与中国的合作通道被堵死,乌克兰失去了一个巨大市场。 不仅如此,泽连斯基政府还多次在外交场合无端指责中国。动不动就跟着西方一些国家的说辞,把中国拖进各种议题里。 比如在人权问题上,在地缘政治上,乌克兰都不止一次选择站在对立面。对于中国来说,这就是赤裸裸的挑衅。你可以保持中立,可以保持沉默,但你偏要当出头鸟,结果只能是自断后路。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泽连斯基政府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本可以依靠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自己争取一些谈判的筹码。 可他们选择的做法却是不断给中国施压,希望中国公开站队,甚至要求中国在某些制裁问题上表态。中国一向坚持中立与和平,不会轻易被绑在任何一方战车上。 但泽连斯基的态度似乎是,你要么站在我这边,要么就是和我作对。这种零和思维,不仅不现实,还直接逼得中国不得不收缩与乌克兰的关系。 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中国对乌克兰没有敌意。中国要的只是正常的合作与互利。可泽连斯基政府的做法是什么? 一边接受中国过去的帮助,一边又不断在政治上伤害中国的利益。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转变态度完全合理。 从结果上看,乌克兰损失惨重。农产品出口本来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中国市场,现在因为关系紧张,份额大幅下降。基建合作停摆,原本可能通过中国投资改善国内交通和能源的机会彻底没了。 更严重的是,乌克兰在国际形象上也失去了一个可以倚重的伙伴。要知道,中国在全球的外交分量越来越重,谁跟中国交好,谁在多边场合就能多一点支持。而乌克兰自己把这条路堵死,等于是把自己推向孤立。 有人可能会说,乌克兰这样做是为了抱紧美国和欧洲的大腿。可现实情况大家都看到了,美国和欧洲虽然口头上支持乌克兰,军援也给了一些,但经济投资呢?大规模的市场开放呢?没有。 乌克兰的经济并没有因为和西方走得近而复苏,反而陷入更深的困境。外资不敢来,国内产业被战争拖垮,百姓生活越来越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得罪中国是最不该走的一步。 如果对比一下就更清楚。那些保持理性和中国合作的国家,比如塞尔维亚,反而得到了大量的投资和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而乌克兰选择另一条路,结果就是“吃力不讨好”。 泽连斯基政府以为站在西方一边就能换来安全和繁荣,但事实证明,既没安全,也没繁荣,反而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推开了。 所以说,中国态度的转变,不是中国变了,而是泽连斯基自己作出来的。合作是双向的,你不能一边索取一边打击。 国际关系不是单方面的恩赐,而是互相尊重、互相成就。如果乌克兰执意要把中国当成对手,中国当然不会再继续投入资源。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点,中国对乌克兰没有敌意,但中国也不会去迁就一个不断冒犯自己利益的国家。 泽连斯基政府需要明白,外交不是作秀,更不是投机。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和制裁,不仅让中国失望,更让乌克兰自己付出了沉重代价。 今天中国对乌克兰态度的转变,不怪中国,责任全在泽连斯基。国际关系讲的是互利共赢,谁要是总想着利用别人,最后只会失去所有。

0 阅读:0
当永安

当永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