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9年,丞相汪广洋被赐死,有司抄家发现:汪府姬妾陈氏身份可疑。朱元璋大怒:彻查与此女有染官员,有一个杀一个,绝不姑息!朝野耸动,一场牵连三万余人的腥风血雨席卷而来。 洪武十二年,占城国贡使来朝,胡惟庸和汪广洋没及时报告,朱元璋知道后斥责他们玩忽职守。御史中丞涂节上奏,说胡惟庸毒杀刘伯温,汪广洋知情不报。朱元璋问汪广洋,他说没这事,朱元璋觉得他欺君,贬他去广东当参政。船到太平府时,朱元璋又想起汪广洋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和在中书省瞒杨宪的事,下诏赐死。赐死后,官员抄汪广洋家,发现他妾陈氏自缢身亡。 朱元璋听说陈氏陪死,起初想查身份旌表,结果查出陈氏父亲是陈友谅政权下的知县,因罪没官,女儿应入教坊司,由朝廷分配给有功武将当妻妾,解决军中单身问题。但陈氏怎么跑到文臣汪广洋家当妾,这明显违规,中间肯定有贪腐和徇私。朱元璋大怒,说没官妇女只给功臣家,文臣怎么能得,命法司彻查所有相关官员,一个牵扯上就杀一个,不留情。 法司调查,从汪府仆役入手,查出中书省官员私下交易官奴,贪贿。整个朝廷震动,大家知道这事大了,京城气氛紧张,官员们小心翼翼。 调查顺着陈氏案挖下去,牵出胡惟庸和六部堂官,他们涉嫌私授官奴,收受好处。洪武十三年正月,占城贡使事又发酵,太监告发胡惟庸匿报,朱元璋追责,胡惟庸推卸。涂节当污点证人,揭发胡惟庸毒杀刘伯温和蓄谋叛乱,还说汪广洋知情。朱元璋下令逮捕胡惟庸,锦衣卫抓人,审讯出更多罪证,比如胡惟庸邀朱元璋看醴泉,藏兵想行刺;又通倭寇、通北元,图谋不轨。 牵连李存义、林贤、封绩、陆仲亨等人,他们落网或自首,供词越来越多。朱元璋处死胡惟庸,夷三族,又扩展到李善长,说他知情不报,洪武二十三年赐死李善长,全家七十多人被杀。案子前后十四年,株连三万多人,开国功臣很多死在这案里。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公布罪状,警告天下。 胡惟庸被列为奸臣传首位,汪广洋以不忠赐死。朱元璋借此废中书省,罢丞相制,设殿阁大学士只当顾问,皇权更集中,明朝再没丞相。 这事从一个小妾身份查起,闹成大案,朱元璋的反腐和除隐患结合,杀了很多人,稳了江山,但也让官员人人自危。占城是当时越南中南部国家,来贡是外交常态,胡惟庸匿报反映他专权,朱元璋借机打击。整个过程显示朱元璋对权臣零容忍,宁可错杀不放过。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1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