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那些大人物,昨晚估计都没睡好。不是咖啡喝多了,是吓的。他们骂的“极右”政党德国选择党(AfD),在德国最富裕的北威州,得票率翻了近三倍。这个德国经济发动机州的选举结果让所有人傻眼:基民盟表面赢下33.3%选票保持第一大党,却一点笑不出来。选择党从5.1%猛冲到14.5%,彻底站稳第三大党。这股极右风从东部烧到西部,闯进了德国工业心脏。 北威州可不是普通地方——1800万人口占德国近四分之一,经济总量扛起全德五分之一大梁。这里一直是社民党铁盘,如今选择党却在鲁尔区爆冷,盖尔森基兴市长选举斩获近30%选票,老牌政党真的慌了神。基民盟籍的北威州州长亨德里克·维斯特坦言,这个结果“让我们无法高枕无忧”。 选择党这次成功实现了一次完美的“用户转化”——把对传统政党的不满情绪直接变现为选票。他们瞄准社会经济痛点密集攻击,就像互联网公司的“增长黑客”模型,快速在传统阵营中撕开裂口。您是否想过,为什么一个被主流舆论贴上“极右”标签的政党,能在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州实现三级跳?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经济发达不等于全民共享红利。北威州既有科隆、杜塞尔多这样的大城市,也涵盖日渐衰退的工业区和农村地带。选择党在鲁尔工业区的盖尔森基兴、杜伊斯堡和哈根等老工业城市表现抢眼——这些地区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高企,成为极右翼生长的温床。好比深圳宝安区的工业园区转型阵痛,传统产业工人感觉被主流政治抛弃时,容易投向激进选择的怀抱。 德国近年经济疲软、失业率上升,民众对移民问题的不满情绪增加。政治离心力(指导致群体分离的力量)不断加剧,选择党巧妙抓住这种集体焦虑。他们主打反移民牌,质疑欧洲一体化,主张德国优先——这种简单直接的信息传播策略,完全颠覆了传统政党温吞水式的宣传模式。 但选择党的崛起藏着巨大风险。该党曾因将纳粹历史轻描淡写为“历史上的一粒鸟屎”引发众怒,其反对宗教割礼立场也招致犹太和穆斯林社群反对。今年5月,德国国内情报机构曾考虑将AfD列为右翼极端主义运动。政治合法性(被统治方对统治权利的认可)不足,就像没有打好地基的高楼,随时可能坍塌。 老广常说“食得咸鱼抵得渴”,选择党享受了激进策略带来的短期红利,就要承受主流社会的排斥反应。所有传统政党都重申针对选择党的“防火墙”策略,拒绝在地方层面与该党合作。这种政治隔离虽然暂时遏制了极右翼扩张,却也加深了德国社会的裂痕。 选择党的突破折射出欧洲普遍现象:法国的国民联盟、意大利的兄弟党等极右势力都在快速扩张。德国民众用选票表达对移民政策摇摆不定、经济治理成效不彰的不满,许多选民支持选择党并非完全认同其极端主张,而是借此惩罚传统政党。 这次选举结果预示德国政治格局进入重新配置阶段——基民盟虽然保住第一大党地位,但实际影响力被侵蚀;选择党成为不可忽视的第三极力量。政治格局(各政党之间的力量对比和组合方式)的重构才刚刚开始,明年三个东部州的选举将是更关键的试金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德国那些大人物,昨晚估计都没睡好。不是咖啡喝多了,是吓的。他们骂的“极右”政党德
花中闲逸赏花
2025-09-23 17:59:0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