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加坡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在新加坡的华人 新加坡华人身份认同,真的是我们想的那样吗。 说起新加坡,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华人多,是不是对中国很有感情啊,可真不是,这里面误会可大了,新加坡华人多这个是没错,街上走一圈,十个里面八个都是黑头发黄皮肤,但是你以为人人都想着中国吗,可不一定,他们关心中国,很多时候还是为了自己的钱袋子啊。 政府那边也是下了狠功夫的,就说那个组屋政策吧,1989年就开始搞了,房子分配的时候,各种族的人必须按比例来,为啥呢,就是不想让华人扎堆,搞成什么“小中国”,宏茂桥就是一个例子,本来华人挺多的,硬是被调整,李光耀时期更狠,英语变成第一通用语,华语倒成了选修课,现在新加坡人说华语,那得夹着英语,听着怪怪的,政府的用心良苦,就是不想让大家觉得新加坡是中国的一部分。 80年代的时候,还搞过什么华语运动,推广儒家伦理,大家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要认祖归宗啊,结果人家政府压根就没这个意思,主要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秩序,跟政治没啥关系,跟晚清政府想拉拢海外华人那套,完全不一样,人家早就想明白,稳定压倒一切。 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那可不是一回事,之前有个事儿,新生儿出生证上还有“籍贯”这一栏,很多人就觉得,这是不是代表着还承认你是中国人啊,其实你想多了,文化之根可以保留,但是你的政治身份,早就定型了,学校里也总是强调,新加坡是多元种族立国,要团结,要独立自主,对华人移民史,那是尽量淡化,人家要培养的是“新加坡人”的认同感。 新加坡华人真正关心的,其实是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组屋、港口,还有公共假期,这些东西,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中国怎么样,除非是直接影响到新加坡的经济,他们才会多看两眼,就说那个中欧班列吧,要是堵了,影响了新加坡的物流公司,他们才会跳起来,不然,谁管你那么多。 “新加坡人”这个身份,在他们心里,那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国家利益至上,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他们生活重心,都在新加坡国内的社会经济议题上,组屋价格涨没涨,工作好不好找,种族关系和不和谐,这些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很多东西,其实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很多看完这个故事,都会去想,新加坡华人,真的是这样吗,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但我觉得,他们对“新加坡人”这个身份的认同感,是真的,比什么都真,毕竟,那是他们的家,所有人都觉得她以后不得了,所有人都觉得她的选择好像,也是无可奈何,可是那种环境下,谁又能怎么样呢,脸上有光,脸上却没有光。
一位新加坡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在新加坡的华人 新加坡华人身份认同,真的是
花园欢快追逐蜜蜂
2025-09-23 18:45:4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