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的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的表现把不少人看愣了。按规矩各国领导人发言只有15分钟,他硬生生讲了快一个小时,内容一半是自夸,一半是劈头盖脸的指责,连CNN都忍不住说,这哪像在联合国发言,倒像是给美国民众做国情咨文。 特朗普这出戏就是典型的“商人式蛮横”遇上了国际外交场合,把联合国议事厅当成了自己公司的发布会现场,规矩、体面全抛在脑后,满脑子都是自我标榜和发泄情绪。 联合国大会早就有不成文的规矩,各国领导人发言时长默认控制在15分钟,目的是保证议程高效推进,让每个国家都有平等表达的机会。 可特朗普根本没把这规矩当回事,硬生生把发言拖到了快一个小时,台下各国代表从最初的错愕变成后来的无奈,不少人都忍不住低头看表,心里大概都在犯嘀咕:这哪是国际会议发言,分明是美国前总统在对着全球直播“自说自话”。 连CNN都忍不住戳破这层窗户纸,直言他的发言更像给美国民众做的国情咨文,完全脱离了联合国大会的议题核心。 他一上来就没打算好好说话,先拿联合国的硬件设施开涮,说自己到这就遇上了两样“糟心东西”:坏了的自动扶梯和坏了的提词器。还特地补了句“幸亏第一夫人状态好,不然说不定要在电梯上摔跤”,这话听着像随口抱怨,实则透着一股居高临下的挑剔,仿佛联合国得把一切准备得完美无缺,才能配得上他的“驾临”。 可明眼人都清楚,联合国的设施维护之所以捉襟见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美国常年拖欠会费——当时美国已经欠了联合国30多亿美元,连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设施老化自然难以避免。一边欠着钱,一边还嫌服务不到位,这种逻辑简直荒谬到了极点。 更离谱的是,他还让白宫出面威胁,要调查“坏电梯”的事,放话说要是有人故意为之就炒掉工作人员,这种小题大做的威胁,把“霸权主义”的嘴脸暴露得一览无余。 紧接着,他就翻起了自己的“旧账”,扯出多年前当房地产开发商时竞标联合国大厦翻修项目的往事,说自己当年报价5亿,还承诺用大理石,结果没中标,现在看着大厦改造费用远超预算,话里话外都透着“当初没选我是你们的损失”的得意。 这种把国际组织的工程招标当成个人谈资的行为,在严肃的外交场合里显得格外滑稽。联合国大厦翻修涉及多方评估,考量的是综合资质、长期维护方案等一系列专业因素,哪里是他口中“报个价、许个愿”就能决定的? 可在特朗普眼里,似乎全世界的事情都得围着他的“商业成功”转,没选中他就是别人没眼光。 再往后的内容更是离题万里,彻底变成了他的“自我表扬大会”和“批斗大会”。他把上届政府骂得一无是处,说之前四年让美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却压根不提美国当时面临的诸多问题本就有复杂的历史成因。 转头就开始吹嘘自己执政八个月的“功绩”,宣称自己让美国成了“世界最火的国家”,经济、军事、边境政策全是“全球最强”。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八个月的时间连政策落地的效果都来不及充分显现,何来“全球最强”的定论? 更可笑的是,他还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结束了七场战争”,连印巴、以伊之间的冲突都算在了自己头上。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地区的冲突由来已久,涉及宗教、领土、民族等诸多深层次矛盾,别说八个月,就是八年也未必能彻底平息,他这种“抢功劳”的做法,简直是把国际社会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那些不着边际的胡话,突然蹦出“要杀死所有奶牛”“亚洲往海里倒垃圾”之类的言论,听得台下代表和媒体一脸茫然。美国媒体事后分析,可能是提词器坏了之后,他没了约束就开始信口开河,想到哪说到哪。 这种毫无逻辑的发言,完全不符合一个曾经的大国领导人应有的素养,也让美国在国际舞台上丢尽了颜面。 说到底,特朗普的所作所为,本质上是把“商人思维”带进了外交领域,把国际组织当成了可以随意拿捏的“生意伙伴”,把发言当成了自我宣传的“广告位”。 在他眼里,联合国不是维护国际秩序、促进多边合作的平台,而是彰显自己“厉害”、发泄不满的地方,规矩不重要,体面不重要,只要能夸自己、骂对手,怎么说都无所谓。 可国际外交从来不是“一言堂”,也不是“生意场”,这种蛮横无理、自我中心的表现,只会让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远,也让联合国这样的多边机制蒙羞。 难怪当时不少代表散会后都私下议论,这样的发言除了制造笑料和争议,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暴露了发言者的格局狭隘与认知浅薄。
2025年9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第二次提到了中国,他声称:“
【51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