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警欧阳某在家中死亡,郴州市人社局以“通话时间短、未实质占用休息时间、无证据

笔尖下说法 2025-09-24 12:59:24

基层民警欧阳某在家中死亡,郴州市人社局以“通话时间短、未实质占用休息时间、无证据证明处理其他工作”为由不予认定工伤。临武县公安局当庭反驳,称基层民警24小时待命、精神紧绷是常态,其劳累付出应获认可。二审法院最终判决人社局败诉,认定其作出的决定“事实不清”,需重新调查认定。本文拆解事件关键争议,解析工伤认定法律要点,梳理网友观点,探讨基层执法者的权益保障问题。 一、事件始末:一场围绕“待命死亡”的博弈 这场纠纷的核心,是基层民警的“特殊工作状态”能否被纳入工伤认定范畴。 2024年4月30日下午,欧阳某所在辖区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据临武县公安局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表》记载,5月1日,欧阳某一直带病处置该事件,当晚23时左右在家中死亡,5月2日18时许被发现。 事件发生后,临武县公安局为欧阳某申请工伤认定,但郴州市人社局给出了《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人社局的理由很直接:欧阳某当天的工作通话时间短暂,没有实质占用休息时间,也没有证据证明他还处理了其他工作,言下之意是其死亡与工作没有直接关联。 这个结论让临武县公安局无法接受,随即引发后续争议。公安局在答辩中道出了基层民警的真实处境:欧阳某作为派出所负责人,日常要随时接处警、熬夜会商案件、蹲守抓捕嫌疑人,24小时待命是常态,长期精神紧绷早已透支身体健康。这种“被动式劳累”是基层民警的普遍现状,从法理情理来讲,都该得到认可。 最终,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给出了明确态度:人社局的决定“事实不清”,因为它压根没核实清楚欧阳某“5月1日带病处置事件”的真实性,也没结合鉴定报告中的死亡时间等关键信息综合判断。法院驳回人社局上诉,维持原判,要求其重新作出认定。 二、法律拆解:工伤认定不是“找茬”,关键看这几点 这场纠纷的本质,是工伤认定中“工作与死亡关联性”的判断难题。结合《工伤保险条例》和本案细节,这三个法律要点必须讲明白: 1. 工伤认定的核心:“工作原因”怎么界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认定工伤的核心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但对基层民警这类特殊岗位,这个标准不能机械套用。 法院之所以认定人社局“事实不清”,关键就在于其只盯着“通话时长”这种表面证据,忽略了民警工作的特殊性。基层民警的“工作时间”不止于坐班时段,“工作场所”也不限于派出所——24小时待命状态下,在家处理工作、随时响应突发情况,本身就是工作的延伸。人社局未核实“带病处置事件”的真伪,就否定工作与死亡的关联,显然违反了“全面调查”的基本要求。 2. 特殊岗位的“视同工伤”有何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专门规定了“视同工伤”的情形,其中第一项就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这一条款正是为了保障像民警这样高强度、高风险岗位的职工权益。 此前就有类似案例:辅警黄某某在执勤中突发不适,先回家换衣服吃饭再就医,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人社局以“未径直送医”为由不予认定,最终法院判决撤销该决定,认为劳累与死亡存在直接关联 。欧阳某的情况与之类似,若调查证实其确系“带病处置工作后死亡”,即便在家中离世,也完全可能符合“视同工伤”的条件。 3. 人社局败诉的关键:程序错在哪? 行政机关作出决定,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这是法律的硬性要求。本案中,人社局的致命问题在于“未核实核心事实”——一边是公安局主张的“带病工作”,一边是两份鉴定报告的死亡时间记载,这些关键信息都没查清,就直接作出“不予认定”的结论,属于典型的“事实认定不清”。 从法律后果看,这种情况下法院必然会撤销原决定。这也给所有行政机关提了醒:处理涉及民生权益的事项,容不得半点敷衍,必须把事实查透、把依据找准。 三、网友热议:24小时待命的劳累,该算“工作”吗? 事件曝光后,网友的讨论直击基层岗位权益保障的痛点,观点分歧十分鲜明: 力挺民警方 - “民警哪有真正的休息时间?电话一响就得到位,24小时待命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这种劳累致死凭啥不算工伤?” 支持人社局方 - “工伤认定得讲证据吧?要是没实实在在的工作记录,只说‘待命劳累’,那以后是不是所有加班族在家出事都能算工伤?” 中立理性声音 - “关键是查清事实!如果欧阳警官真的带病处理了一天工作,那死亡大概率和劳累有关,该认;但要是确实没实质工作,也不能硬凑。” 欧阳某的案件虽然还没出最终的工伤认定结果,但法院的判决已经传递出明确信号:对待基层民警这类特殊岗位,工伤认定不能“抠字眼”,必须结合其工作实际。 如果你是办案法官,会如何认定欧阳某的情况?你觉得“24小时待命”的岗位该有特殊的工伤认定规则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44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