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三高桥,合龙!

新浪财经 2025-09-24 18:49:19

9月23日上午,随着最后一节钢梁精准就位,由贵州交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承建的安盘高速天门特大桥顺利实现合龙。

这座横跨北盘江的超级工程,桥面距江面高度560米、全长1553米、主跨820米,建成后将成为峡谷地区世界第三高桥及全球最高双向六车道钢桁梁悬索桥,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攻坚克难

突破峡谷施工技术“无人区”

北盘江峡谷施工环境严苛,给建设带来多重挑战:陡峭崖壁压缩施工空间,昼夜温差超15℃,对钢材、混凝土性能提出高要求,峡谷阵风频发则增加高空作业安全风险。中铁广州工程局建设团队针对性开展技术攻关,在复杂环境中推进工程建设。

为破解钢桁梁吊装难题,团队创新研发缆索吊智能吊装控制系统。该系统融合北斗定位、物联网与自动控制技术,将跑车行走精度、吊点高程误差控制在10厘米以内,同时实时监测缆索吊三大索力、主塔塔偏、卷扬机运行状态及钢桁梁平衡性,为吊装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合龙当日,盘州岸J27钢桁梁节段(重达260吨)需在吊索受限空间内完成90度转体。项目技术团队经多次模拟复核,采用四点起吊旋转吊具系统,操作人员精准调控,使钢桁梁以每分钟18度的匀速完成转体,全程依托智能监测系统动态纠偏,仅用5分钟实现高精度定位,确保转体安全顺利。

为保护北盘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团队摒弃传统落地支架法,研发永临索夹与吊索结合的无支架钢梁起吊平台。该方案无需在峡谷底部搭建庞大支架,通过索夹与吊索的配合实现钢梁起吊安装,避免对原地貌的破坏,为同类山区、保护区桥梁建设提供绿色施工参考。

智能赋能

提升桥梁建造效率与质量

天门特大桥建设全程贯穿“智能建造”理念,多项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工程效率与质量:

T梁智慧生产线:通过智能化温控、湿度调节系统,将混凝土养护时间从7天缩短至1天,效率提升6倍,且T梁抗压强度、耐久性均超国家标准。

高精度测量技术: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机器人自动定位设备,施工精度达毫米级,保障桥面铺装平整性。

混凝土质量管控:针对峡谷高温高湿环境,通过原材料筛选、配合比优化、冷却管编号管理、搅拌时添加冰块及实时温控等措施,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获9项国家专利、3项贵州省QC成果,技术创新与质量管理工作得到认可。

通途惠民

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天门特大桥连接水城区花戛乡吴王村至野钟乡发射村,通车后两地通行时间将从3小时缩短至15分钟,可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便利群众出行、就学及就医。

作为安盘高速重点控制性工程,大桥建成后将发挥多重作用:一是分流沪昆高速交通压力,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提升运输效率;二是助力北盘江大峡谷旅游资源及沿线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开发,带动沿线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发展;三是降低当地煤炭、矿产资源运输成本,为沿线产业发展注入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这条钢铁巨龙将载着人流、物流、信息流,穿梭于青山绿水间,支撑起贵州黔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如今,合龙的钢桁梁已为大桥搭起坚实“骨架”,接下来,建设者们将马不停蹄推进桥面铺装、护栏安装、灯光调试等附属结构施工,向着“高质量交付”的目标全力冲刺。

(通讯员赵宝龙张纪林王祥李守钦)

1 阅读:163